返回第四十八章 武松打虎(1 / 2)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首页

徐达一声令下,正堂右侧的屏风被推开,露出个临时搭建的戏台子。

台上已布好了景,是一处乡间酒肆。

率先登台的,是几个十岁左右的半大孩童,这些孩童都身着戏袍,显然是参与表演的戏子。

宾客们原先就虚意逢承,看到这些生涩面孔,更是连连蹙眉。

“这戏班子……怎生那般简陋,那表演的戏子,竟全是毛头娃娃,瞧那戏台子简陋的,竟连拉弦吹奏的都没有,全靠人空口喊唱么?”

来客皆是勋贵高官,什么东西没见过,当然知晓那戏曲表演,得有精致布景,得有乐鼓伴奏,可眼前这草台班子,显然够不上国公府的规格。

唏嘘议论之下,宾客们对这场戏曲表演,更抱了消极态度。

便在这时,那戏台上又出现個面目清秀的年轻人,像是领班模样,甫一上台便向宾客们鞠躬致意,随即抬手,亮出两块竹板儿。

“诸位看客瞧好了,今儿个演的这出,名唤‘景阳冈武松打虎’,说的乃是这武松回乡探兄,路遇大虫的故事!”

简单介绍了前情剧要,年轻人打起竹板,有节奏地唱起词儿来:

“只说那武松来了阳谷县,正瞧一店铺开了张,挑个旗儿横个帘,打的旗号响当当!”

竹板唱词声作奏,戏台子上也已热闹起来:那武松到了景阳冈,在那“三碗不过冈”的旗幡之下,饮酒吃肉。

竹板声节奏轻快,唱词也颇有韵律,那台上的戏曲风格也格外夸张,充满谐趣。

这热闹场面,寻常戏园子里可看不着。

宾客们先前还有些担忧,这会儿却也被逗乐了,生出好奇心来。

“这竹板儿作奏,唱词声为伴,倒也别出心裁。”

“这些娃娃演得倒有模有样,有点儿意思……”

今日来的都是武将,最是好喝酒吃肉。

眼下这戏中武松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武人做派,倒正合武将们眼缘。

宾客们应着戏台上的表演,也都举起酒杯,喝了起来。

连喝几大碗,台上的武松已是酒酣正热,台下的宾客也多是醉意滔天。

这时候,戏台上大幕一掀一拉,场面又是一变,到了一处乡野山冈。

却说那武松不顾劝诫,强行过冈之时,酒意上涌,便寻了个树边休憩,却不防,那树后忽地冒出个大老虎。

“嗷~嗷~嗷!”

那毛色明黄、足有一人高的大虫登场,立时搏得看客们叫好。

“嚯,竟还有只吊睛猛虎,那武松怕不要遭殃?”

“哈哈,且叫这娃娃下去,莫叫大虫生吞活咽了!”

“得叫俺上去演他一演,定要揪了那大虫门狠揍一顿!”

“俺上回去西南领兵,可是逮了只猛虎哩!”

武将们喝得兴起,看到这猛虎,不由吹嘘起来。

不少人更是捋了袖子,作势要上戏台子斗虎。

这当然是酒酣醉态,他们这些武将最是好勇斗狠,看到这人虎相遇的场面,自是热血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