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6、不谋而合(1 / 2)华娱之女明星们超想红首页

树欲静,而风不止。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

周讯身体有点不适,经过老板批准,她暂时不用去公司上班了,在家里好好练习声乐。

杨浪拍拍自己的屁股,坐上虎头奔,去往公司,继续音乐制作。

还没到中午,张莹莹就给杨浪汇报,央视记者想约他做个专访。

虽然,杨浪不在外面抛头露面。

但这段时间,外面到处都是关于杨浪的新闻。

十九岁的金熊导演、国际影帝,兼亿万富翁。

《心太软》和《奇妙能力歌》的专辑销量,都随着名声传开,暴涨一波,持续递增。

虽然后续递增得不是很多,但销量至少不是慢慢往下降了。

持续曝光对于明星来说,至关重要。

除非是那种名声很大、地位稳固,已经深入人心的明星人物。

否则一个明星,若是一年半载都不在公众视野内露面,大概率是要凉凉的节奏。

央视记者想采访杨浪是件好事,他不假思索就答应下来,约在明天上午。

至于获得柏林最佳影片金熊奖的《活埋》,想要在国内上映,难!难!难!

1994年起,中影便可以通过票房分账的形式,每年进口10部电影。

但是这個通知刚刚出来,就遭到很多业内电影公司的反对。

为什么反对?

因为这么做,不利于整个电影行业的稳定发展!

有些人想要的是稳中求稳,抱紧手中的铁饭碗。

但是,没有外界带来的压力,又怎么会有进步。

票房都起不来,又谈何发展。

电影是舶来品,目前国外的电影工业遥遥领先于国内,以好莱坞为最。

不思变,是要被远远抛下、被淘汰的。

纵观历史,在十几年后……

关于电影特效这方面,国内根本没有相关公司和技术,还得把业务承包给国外的公司做。

价格不用说,非常昂贵。

若是一早就变革、发展,后来某些影视剧的特效,也不至于被网友们调侃为‘三毛钱特效’啊。

没办法,实在是没有充裕的资金,去做那些精良的特效。

想要开启大片时代,得等行业渐渐发展起来,做国产大片能盈利,才有人舍得往里面砸钱。

不过这些东西,杨浪一时半会是改变不了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多挣点外汇,回来买地建商场、拉院线、扶持国内互联网公司……

今天挣的每一块钱,在将来都会翻上百、上千倍。

当歌手、演员、导演,在挣钱的同时,还能提升个人地位和影响力。

最重要的是——外挂加强的是这方面的能力!

第二天,杨浪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

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这些年来的不懈努力、持之以恒!

能创作出歌曲和剧本,全靠自己在浩瀚书海中汲取养分!

能长得这么帅,全靠父母基因好!

……

除了天才,没别的东西能解释了。

总不能跟别人说,他做了一个梦,醒来就有了外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