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罪与赎(1 / 2)命里寻迹首页

自愿放弃一切权利,包括生命与灵魂,这样的条款在诸多契约中也是屡见不鲜。无外乎就是一死。然而,若生命消逝,一切恩怨不应也随之消散,那这救赎的存在又有何意义?

【契】古而有之,作为一种古老而严谨的约定形式,种类也是各异,大多以天地神灵,山川湖流为担保,其效力远非口头或纸面契约可比。依托于未知,强制执行,“无人”能够规避,后被专门指向特定存在的契立取代。简单来说就是不可能从中看到废话,尤其是一方提出的双向契立,从中必能看出对方的一定诉求,或者说这点对对方肯定很重要。而这【乐园】应该就是见证者没跑了,那这是否能说明对方是为【乐园】工作的呢?

也就在陆子游琢磨这点的时候,吴雨桐却是出言询问道,“既然你都看完了,那你的意思是?小兄弟。”看着对方脸上的笑容,陆子游也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契】本就讲个你情我愿,没问题我自然会签,但在此之前有个问题,希望你也能如实回答。”于此,对方却是既没肯定也没否定就是保持着那一尘不变的微笑。

对此有预料的陆子游也是直接出言道,“这“救赎”与那卡片上的标记有关吧。”不过对此吴雨桐却是答非所问般的问道,“小兄弟,你听说过人人生而有罪的说法吗?”陆子游颔首道,“某些宗教中惯用的理论。”“那你也这么觉得吗?”吴雨桐追问道。对于对方这话陆子游陷入了沉默,这个问题古时的哲人就经常谈论,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就没个准确的说法。基于此陆子游也是干脆稀泥般的列出了几个自己熟悉的说法:“有人认为人生来无罪,罪恶是后天环境和影响的结果;又有的人认为人生来就即带原罪,就好比生下你的人是个坏种那么你也是个天生的坏种。它们听上去都很偏颇但又好像真是这么回事。但究竟如何,恐怕每个人自己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吧。所以你的答案又是?”

被反问的吴雨桐也是点了点头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人是生而是罪的,但这并不等同于‘有罪’。‘罪’指的是人的一种本性,而非具体的犯罪行为。就好比狮子长大了就一定会吃肉的,羊就是吃草的,这是指本性,并不表示行为。那么转回正题,你认为救赎是什么呢?”

对此陆子游也是用宗教常用的说辞答道:“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