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泽仁宗(1 / 2)林泽之争首页

泽国位于山与大海的交汇处,西靠巨山,三面环水。可以说林国与泽国之间,只隔了一座无比坚硬但是并不厚的山。

泽国的历史并不长,在王东山发现通道的时候,泽国才刚刚建立统一政权。原因是这片海的海面在持续下降,很久之后这片陆地才裸露出来,又过很久才有人的出现。如果给泽国几百年的时间发展,它将变得比林国更强大更富裕。

但是泽国没有机会了。

王东山回朝第二天。

“爷爷,听说王东山已经找到前往东域外的路了。”赵存志一边挥舞兵器,一边向他爷爷报喜。

“域外?哈哈哈哈哈,王东山这小子还挺有出息!没有白瞎他一身功夫。”赵太爷开怀大笑,两鬓的白发随风而动,他坐在长椅上,看着自己的孙子,不禁想起自己年少的时候。

“唉,不枉我林国百年的探索。”赵太爷心情大好,居然喜极而泣。

“报!第一批域外探索官已经回朝,最新消息!”一个戴着藤条帽子,穿白色粗布衫,两腿粗壮的送信官将一封文书送至府内,随后拔腿便跑,向下一个地方送信。

赵太爷擦擦眼泪,将书信拿起,阅后搁到一旁,心中百感交集。

“爷爷,怎么哭了呢?这是多好的事啊!”赵存志收起兵器,换上丝绸白袍,双手带着玉镯。将长发披下。捡起桌上的信,边看边笑道:“居然是御书房的文书,看来消息属实,我林国终于找到向外的路了!”

赵存志虽然只有十几岁,但是已经有领袖风范,在同龄人中有极高的威望,参加了好几次讨伐南山贼寇的战斗,并且无一败绩。但是他不满足于林国人内斗,想干一番前无古人的大事业。前几年他去北渊探索,带着团队沿着北渊的山崖向下探索了足足四百余米,打破了林国的记录。

他一收到域外的消息,便立刻前来询问赵太爷的想法,赵太爷看着孙子志存高远而且武艺非凡,心中暗许,让他出去操练一番,说不定真能有所作为。

“存志,你有远大抱负,爷爷很欣慰。但是你的眼界还不够。”赵太爷顿了一下。

赵存志欲言又止,思索片刻,沉声说道:“有点想法,还请爷爷启点。”

赵太爷说道:“你应该知道林国有四条命脉大河吧,之前我们认为这四条河是从天上而来,沿东山而下。如今看来我们错了,这四条河是域外那片叫做大海的地方来的。”

“海?那是什么?”林国没有海,这个词是皇帝和几个大臣上朝时新创的。

“大海里有无穷无尽的水,在水里有各种的生物,甚至比我们林国还要多。我们林国最大的湖恐怕都不及大海的一半。”赵太爷虽然见识广,但终究受限于时代,后来赵存志探索大海的时候才知道,林国最大的湖对于大海而言只是九牛一毛,真正的大海是永远找不到边界的。

赵太爷接着说道:“虽然这群域外之人可能已经死绝了,但谨慎为上,一旦挑起战争,这群域外之人说不定会对我们的四条大河下手,到那时我们林国将没有反抗之力。”

赵存志也知道水源对国家的重要性,点头说道,“通过头骨推断,我们与域外之人的体型相差太大,在文化方面应该也有巨大差异,一旦他们太过野蛮,完全不给谈判的余地,那我们林国的基业难保啊。”

赵太爷没有多说,他拍着赵存志的肩膀说道:“孩子,我知道你一直有探索域外的梦想,但是这一次太过危险,简直九死一生,一旦有闪失,更会带来国家的灾难。虽然你的能力在同龄人中很出众,但还是有所欠缺,相比林国的诸位重臣犹有不及。这一次我不能同意了。”

赵存志握了握拳头,微微一笑,想着:“唉,多是一次青史留名的机会,不过爷爷说的对,如果为了贪功擅自试探,反倒是国家的罪人。这次算了,凭借我的能力,将来有的是机会。”

在林国,像赵家赵存志这样的杰出青年还有很多,他们都有一腔探索域外的热血。

最后皇帝下令,先隐蔽地试探,在不被可能存在的域外之人发现的情况下,尽量考察当地地形。

泽国国都位于这片大陆的中心,因为历史短地方小资源丰富,泽国基本没有战争,也没有党派,各个地方鸡犬不闻,几乎是完美的世外桃源。哪怕是泽国国主,也没有多少特殊的权利,更像是一个大家长,平时发布一些抗灾治灾的命令,对待下属就像对待亲人一样。

泽国的文化就是像水一样,不争不抢。

泽国第二代国主泽仁宗按照旧例,早上起来后和几个大臣一起谈各地的发展情况。心中暗道无聊的同时,也为泽国的稳定发展感到高兴。

“唉,非得让我当这个国君干什么呢,每天跟这几个老头子说来说去的,真没意思。”泽仁宗此时三十多岁,已经当了五年多的国君,最开始的时候很忙,各种灾情,但在他的治理下国家变得生机勃勃,很多时候不需要他亲自出手也能解决问题。于是他闲了下来,事务不忙的时候就到各地方看看,好多地方的特产美食让他陶醉,他经常想象退位后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