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改写屈原命运(1 / 2)咀嚼历史味道首页

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不能缺少浪漫;在这个水泥钢筋的从林,不能缺乏情怀。浪漫和情怀就像鲜花和甘露一样,让人的心目得到滋养、润泽,使人拥有突破的激情、韧劲。

出任董事长的母亲,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无限荣光和空前的物质财富。面对荣誉和钱财,有人将其视为奋起前行的基础,创造更加炫丽斑斓的未来;有人却沉迷在享乐奢靡之中,最终跌入欲望的无尽深渊。于夏斌而言,无疑是前者;可对夏莉来讲,似乎慢慢走向了后者。

夏斌自小就特别喜欢和崇拜中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杰出政治家屈原,在困难重重、荆棘密布之时,读一读他的作品,就会有一股油然而生的力量和冲劲;在翱翔碧空、飞黄腾达之际,品一品他的境遇,似乎又有一种万物轮回、物极必反的淡定和清醒。

他决定利用自己的兼职收入,抽出一个周末时间,只身一人实地探访屈原的心路历程。

他按图索骥,乘座火车,然后转乘大巴,来到了位于湖北秭归的屈原故里景区。县城东门外,一块高大挺立的牌坊上,镌刻着由郭沫若亲笔提写的遒劲有力的“屈原故里”四个字,让人瞬间肃然起敬、高山仰止。随着瞻仰屈原祠、屈原衣冠冢等地,夏斌走进了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抱负、浪漫情怀、经天纬地和雄才大略中。

“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人。”

屈原出生于显赫贵族世家,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嗜书成癖、博闻强识、志存高远。他始终秉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致力于寻找强国富民之道。早年他得到了楚怀王的充分信任,任命他为国家政务院总理。他主张任贤选能、修明法度,倡导实施变法改革。在楚怀王的支持下,他带领改革派与旧贵族和顽固势力进行卓绝斗争,旧贵族承担着巨大压力,面临着覆灭之灾。

旧贵族使出了“下三烂”手段,在楚怀王面前谗言诋毁他,说他好大喜功、图谋不轨。软弱、短视的楚怀王深陷阿谀奉承之中,不能分辨忠奸,直接罢黜其要职,改任管理宗族事务的闲职。这对于踌躇满志、热血澎湃的他而言,无疑当天一棒、晴天霹雳,然而在君权至上的远古时代,除了硬着头皮接受现实,并没有其他选择。

在一群乌合之众的怂恿下,楚怀王兴师伐秦,发动了“丹阳之战”,这场战争不但师出无名,而且准备不足,结果惨败而归,并致使汉中沦陷。失败的沉痛刺激,让楚怀王略为清醒,认为要治理楚国,打赢战争,还是不能离开足智多谋、衷心耿耿的屈原。楚怀王重新启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目的是促成齐楚两国缔结联盟。在他出使期间,秦国派出使者张仪游说,表示愿意归还汉中之半。从内心而言,楚怀王比起土地,更想要张仪人头,毕竟张仪让吃了败仗、丢了颜面。张仪用重金买通了楚怀王身边的重臣靳尚和宠姬郑袖,在张仪的花言巧语和身边人的盅惑下,怀王像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竟然放走了张仪。

屈原回来时,张仪已经离开。他直言不讳劝谏怀王:“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伴君如伴虎”,屈原的直言快语让怀王感得很没面子。言语没有别有用心、两面三刀的人温和、恭顺的屈原,被初次放逐汉北。后来,楚怀王死于秦国,秦楚绝交。楚太子横继位,立为顷襄王,特别讨厌言语刻薄的屈原,直接免了他所有职务,从郢都放逐于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