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浓浓年味(1 / 2)咀嚼历史味道首页

姜卿姑妈打心里对这个勇敢、质朴的小生夏斌产生了好感,他不但彬彬有礼、积极上进,而且率性坦诚、有智有勇。她每次回想起侄女姜卿失足落水的事都心有余悸,如果真有什么三长两短,如何向弟弟姜宝全交代呀!

她在电话里把夏斌英勇救侄女的故事,绘身绘色、添油加醋地向弟弟描述了一番,一会儿抹泪、一会儿嬉笑、一会儿阴郁、一会儿开怀,搞得弟弟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时阴时晴。

夏斌和姜卿身体痊愈后,就急着往家赶,临行时姑妈准备了两大份盐水鸭子、雨花茶等南京特产,分别交给他俩。虽然,夏斌一再推辞,但却毫不管用……

他俩一起乘座绿皮火车,一路呢喃莺语、气氛融洽,夹杂着些许暧昧、柔情。

姜卿她爸原本执意要到省城接她,但因夏斌反对,她也只好婉拒,“爸爸,我都是大姑娘了,我要自己回家”,说得爸爸也不好再坚持。

到了县城她也不让爸爸来接。夏斌将她送到了离家不远处,就转身朝客运站走去,买好车票,登上了中巴车。

熟悉的街道、建筑,随着客车加速,向后慢慢消逝。“听说姜老板家的千金在南京游玩时掉到河里,被刘家庄老夏的儿子救了上来”“医生说晚一分种,就可能小命难保”“别看老夏老实巴交,他这个儿子还真有出息,不但在北京上大学,还能见义勇为”“老夏这个儿子艳福不浅呀”“如果真的攀上姜老板,他们家可就彻底改变穷样了”……车里的人你一言我一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殊不知故事的男主角就在车里、在他们旁边。

夏斌靠着车窗慢慢睡着了,他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一会儿还得托着那么多行礼,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呢。

到了镇客运站,他找了一根粗实的长棍,挑着行礼急速向家里赶,他特想爸妈,大半年没见了,他们为了供养一家人,是不是头发更白了、皱纹更深了、腰杆更弯了?他也特挂念小妹,是不是长高了、学习是不是一如既住名列前茅?

汗水浸透了头发、衣服,顺着脸颊淌到嘴里,虽然咸咸的,却饱含着期待和希望。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熟悉的小河边,风儿吹过河面、芦苇,扑面而来、沁入心脾,惬意、欢欣、温暖荡漾在心间,转过一座山,就可以见到热盼许久的亲人了。

远远就能看到自家石板房上飘着的袅袅炊烟,到家门口时,腊肉香味随窗飘出,小狗亲热地舔舐着他的鞋子,简朴、亲热、熟悉……

妈妈和小妹冲出屋外,接过行礼,“你不是说没什么行礼吗?还坚决不让我们来接你呢!”妈妈帮他擦着额头上的汗水,责怪的话语中流淌着无尽的慈祥和关爱。

饭菜上齐了,简单俭朴但却有滋有味,一家人其乐也融融、其乐也泄泄。

“你是不是救了姜老板家的大小姐?你有没有伤到什么地方?”妈妈既好奇又担心地问。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夏斌一幅不置可否的表情。

“全村人都传开了,男女老少,个个都在说”,小妹妹嘟囔着嘴、口无遮拦,“还说你是大英雄,艳福不浅。”

“有这个事,当时情况紧急,我也没有顾得上想什么就跳到了河里”,夏斌说得云谈风轻。

“你现在成了我们这个地方的大名人了,不但在北京大学读书,还救了富家少女”,小妹话语里满是仰慕。

“小莉,这学期期未考试成绩怎么样?”夏斌有意岔开了话题。

“哥,放心好了,全级第一。”小妹得意洋洋地说。

“小莉,一定不能骄傲,要再接再厉,我们农村人,只能够读书才能走出大山呀!”这是夏斌一贯坚持的观点。

“只是苦了爸妈”,他把眼神移向了父母,眼里含满泪花,“爸,我在电话里头告诉您不用汇款,您又汇了1000元,我在学校里勤工俭学有一定的收入,您们不用太拼,一定要注意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