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北京求学(1 / 2)咀嚼历史味道首页

和煦迷人的晨光慷慨地洒在花木草丛晶莹欲滴的露珠上,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夏斌和夏莉迎着晨光回到了简陋却温暖的家中。历经千磨万难、千锤百炼后,一切都如此斑斓多姿、祥和安泰。

夏斌从背上放下小妹,着手打扫卫生、收拾家屋,他要用最干净、最整洁的环境迎接为了自己能够如期开学外出劬劳打工、含辛茹苦的父母。院前屋内捯饬整齐后,他开拾挑水劈柴,生火做饭。他和母亲通过电话,知道父母大概11点左右能够到家。

小妹像跟屁虫一样,屁颠屁颠在他身边打着小手、帮着小忙,眼神了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崇拜,她为自己能拥有这个神奇无畏的哥哥感到无比自豪。小妹身上的红衣服,就像冉冉升起的初日,绽放着无限希翼、闪耀着无限可能。

他再次交待小妹,一定不能跟父母说去县城打工的事,就说钱是县城的一个同学听说自己考上大学,借给他的。

小妹懂事地点着头,哥哥这个大英雄说的话,她决定无条件服从。

当最后一个菜起锅时,父母背着尼龙口袋走进了家门。一盘蕃茄炒鸡蛋、一盘豆米炒青包谷、一盘青辣子炒烟熏肉、一盘小葱拌豆腐,还有一个苦菜汤,虽然简朴,却也有滋有味。

父母随便擦了把脸,一家人便围坐在小方桌边,准备吃饭。夏斌从厨柜里拿出他特意在县城商店中买的瓶子酒,拧开了瓶盖,清香四溢。他用小玻璃杯倒了三杯,双手递给了爸爸一杯、妈妈一杯,自己留了杯,给小妹打开了一听可乐,然后端着酒杯站了起来,“阿爹阿妈,您们为儿为女操碎了心,我一定会让您们过上最幸福的生活”,语气中洋溢着坚韧和铁骨。夏斌仰起脖子一咕嘟干了,白酒的烈性随之涌向身体的每个细胞,辛辣、干烈、痛苦、抗争、释放、梦想一应俱全。

“你是我们一家人的骄傲,是我们家祖坟上冒了青烟”,父亲语调中夹带着并不多见的激昂。这段时间在县城扛工,只要说起他们是夏斌的父母,周围的人都投来了十足的敬慕,听说他们要回家了,这个好心工友硬塞了几百块钱给他,算工钱时,老板有意多结了一些,这或许就是对知识、对北京大学的敬畏。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一家人都坚信的真理,父母用最鼎力的支持诠释对这句话的理解,夏斌及小妹用最出色的成绩演绎对这句话的认知。

吃完饭后,父亲从内衣口袋里逃出一沓厚厚的百元大钞递给夏斌,“这是8000块钱,你好好收着,一个人出门在外,该花的钱就花,不要整得太寒酸。”

夏斌执意不要那么多,“我拿5000块就行了,一个同学还借了我3000块,余下的摆在家里,家里也需要开销,小妹读书还要花钱。”8000块钱份量太重了,他确实有点难以承受。一个月的时间不可能挣那么多,他眼前浮现出父母一日两餐以馒头充饥,晚上又到处捡纸板、塑料瓶、刨抛垃圾的凄苦画面。

生活呀,就像古文一样,有些人不愿意去读,有些人读了很久并不知道真正内涵,有些人却对每个字都有刻骨铭心的理解!

母亲从尼龙包里拿出一套新衣服递到夏斌手里,“这是我和你爹挑选的,去中国的首都,也不能穿得太破旧了,我听村里人,北京是一个体面的城市,衣衫褴褛的人不让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