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到县城打工(1 / 2)咀嚼历史味道首页

同帝禹的不期而遇、并肩作战,让夏斌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坚毅。短暂的喜悦过后,上大学的路费、学费、生活费重重压在了一家人的身上,父母嘴上虽然没说,可脸上布满了愁云。

夏斌一家居住在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的一个小山村里,村落偏僻落后,基本没有一块平整的土地,都是零星分布在悬崖边、石缝里、深山中。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脸朝黄土背朝天,但因地理条件限制,粮食产出并不高,除了一家人食用、养一二头猪、养几只鸡外,一年到头很少有结余。父母经常利用农闲时间到县城打工,以便补贴家用。高小毕业的父亲和没有上过学的母亲,主要帮施工队背水泥、背砖块,所挣的一分一厘从来都舍不得用,总是积攒着供孩子读书、偶尔为孩子添点衣物。

长期的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让父母脸上深深的皱纹、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腰背与实际年龄悬殊较大,这些让夏斌时常感到揪心。

夏斌从小乖巧懂事,他总是在上课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学习知识,下课后就主动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上山打柴、下河捉鱼、烧火做饭样样在行。后来家里添了妹妹后,他还得照顾妹妹,把妹妹背在自己柔弱的肩膀上,操持着各种家务。

夏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村镇远近闻名的学霸。小学他是在村小上的,小学毕业后,他考入了县城重点中学上初中。县城的繁华与农村的落寞形成鲜明的落差,让他的理想变得更加紧迫,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读书、改变命运。

……

拿到通知书的第三天,父母便离开了家门,到县城打工去了。离家时,父母宽慰夏斌,在家照顾好妹妹和自己就行,开学费用的事情让他不必操心。

父母早上出发。当天中午,夏斌关好家门和猪鸡,带着妹妹离开了家,他也要到县城打工,他不可能让父母单独撑起这一片艰难的天空。走在山路上,他脑海里时常浮现出与帝禹在山巅奔走的场景。他来到自己熟悉的施工场地,与民工朋友找着招呼,周末他多次瞒着父母来这里打零工,因而与他们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