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4章 贾琮继承宁国府,兼祧两爵位!(2 / 2)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首页

太上皇冷笑一声,旋即道。

贾敬闻言,顿时有点着急,刚准备继续开口,就听到太上皇接着道:“贾蓉必须流放,至于你的宁国府,朕给你找个人继承如何?”

贾敬闻言,心中一突,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太上皇:“陛下,这...”

“你说琮哥儿如何?”

贾敬听到太上皇提到贾琮,旋即明白了太上皇的意思。

只是这贾琮不是新封了武宁伯么,继承了宁国府那不成了武宁伯府了么?

“陛下,琮哥儿不是武宁伯么,那继承了宁国府怎么算!”

贾敬看太上皇的样子,也不像是要除了宁国府爵位,于是大着胆子问道。

“你可知道并嫡,民间叫做兼祧!”

太上皇慢慢悠悠的开口说道。

贾敬闻言,愣了一下。

并嫡制度始于春秋齐国,后来因为唐朝多妻并立逐渐形成一种社会风气,虽然唐朝法律始终是坚持一夫一妻,也就是说多妻并立的风气并不合法,但是这属于民不举官不究的事,官府也是默许了这种风气,但是嫡妻的合法性在唐朝还是不容置疑,嫡妻和平妻如果产生家庭经济纠纷闹到官府,那么官府还是偏袒于嫡妻。

到了宋朝还是承袭了唐朝的法律,而且宋朝有鉴于唐朝并嫡之风的流行,因此还特意出台律法严禁民间私下多妻并立,在宋朝如果多妻并立,被官府查出来是很严重的罪名,男子会被判流放,而作为平妻的女子则会被强制离婚,宋朝对古代礼法十分看重,因此一夫一妻执行的也很严格。

后来民间在并嫡之上衍生出了兼祧。

兼祧也称为“一子顶两门”,是一种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个男子同时继承两家宗祧的习俗。这种习俗允许兼祧人不脱离原来家庭的裔系,同时兼做所继承家庭的嗣子。在清俞樾的《俞楼杂纂·丧服私论·论独子兼祧之服》中,有详细记载关于兼祧的习俗和规定,其中提到“一子两祧”的现象,即一个男子同时为两家服务,承担继承两家香火的责任。

旋即有些不甘心道:“那臣的蓉哥儿...!”

“好了,贾蓉流放琼州已经定下,三法司已经下了旨意,此事不容更改,这样,朕准你安排十个下人护着他去,就让他在琼州落地生根吧!滚得远一点儿,免得碍眼!”

太上皇都说的这么明白了,贾敬就算是再不识趣,也知道这件事儿是板上钉钉了。

虽然有点不甘心,但是想到还能给贾蓉派一些小厮和丫鬟之类,去了倒也不至于过的太清苦。

到时候生了孩子,再把孩子接回来,就算是不能再从贾琮手中继承宁国府,想来贾琮看在宁国府这么大一份家业的份上,也会照拂一二。

想到这里,贾敬当即恭恭敬敬再次跪地行礼,冲着太上皇道:“罪臣多谢陛下!”

“行了行了,起来吧,要说我,琮哥儿继承你宁国府,才能将宁国府发扬光大!”

太上皇又PUA了贾敬一波。

另一边,贾琮到了隆安帝这里,请安之后,也本想给贾蓉求个情,但是没想到隆安帝直接说起了并嫡和兼祧这个事情。

贾琮顿时傻眼,能娶两位嫡妻,这确实也是一个好事儿。

但是宁国府...正如红楼书中所言,这宁国府除了门口的石狮子之外,就没有干净的东西。

他还真没想要。

隆安帝似乎也看出来了,当即笑着道:“你这混小子,给你好处你还不收着,朕知道封你伯爵是亏待了你,所以又给你赐了宁国府,又让你兼祧,就是想多弥补你一番,再说了,那宁国府要是落在别人手里,再败落了,回头你如何给你先宁国公交代!”

隆安帝都这么说,贾琮自然不好不识趣。

只好点了点头道:“那末将多谢陛下了!”

“这还差不多!”

隆安帝满意的点了点头,旋即道:“你也别怪朕心狠,非要发落贾蓉,你看看贾珍和贾蓉这些年干的混账事,就知道留他一命已经是法外开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