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理想实践(1 / 2)白日梦乱想首页

我们都喜欢理想,也生活在现实中,所以要以理想做为永恒的信念,去现实中寻找方法。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论断的最早出处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北宋张载的《横渠语录》文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被称为“横渠四句”,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伟大志向和担当精神。

以下是对“横渠四句”的解读:

“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无“心”,但人要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不息的价值体系和意义基础,展现出人的精神高度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强调人对天地自然的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为生民立命”:是说要为民众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命意义,关心百姓的命运,让他们能够安身立命,过上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体现出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为往圣继绝学”:意味着要继承和弘扬古代圣贤的优秀思想和学术传统,让这些智慧得以延续和发展,避免文化的断裂,担当起传承文化血脉的重任。

“为万世开太平”:表达了要为子孙后代开创长久和平、繁荣的社会环境的宏大理想,这是一种对社会长治久安、人类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和积极贡献。

历史上有孟子理想性本善,也有性本恶。

在孟子理想中性本善,孝礼大于法律,有人问孟子父罪如何?他说会辞官带着父亲跑去海外,所以在古代崇拜孟子时候,大义灭亲为国为民但在儒家是罪,父为子隐罪,子为父隐罪。

而“士为知己者死”就是一个利己的虚伪,是对自己获得关爱友谊,所要付出忠诚义气的交易,爱是相互的怎么可能让知已去送死,除非是现在说的舔狗,或者朋友死了报仇血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