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不假。皆因,不管玄门也好,仙道也罢,释家佛道,或者其他百家都一样。
人人皆可修炼。
但是同样的,修行也要太多要求,甚至几乎步步天堑。
皆因,修行二字,说白了就是在,夺众生造化之机,因此,修行往往多伴随劫数。
就如这人元丹法炼性一关,无需天赋禀异,无需资质凭依。但是唯独却需要只要自身悟性、心性。
然而一个悟性,一个心性,往往都让人难以突破。
就心性二字,简单的说,就是你是否能够,坚持修炼的最基础。
如何一个人毛毛躁躁,连最基本的打坐二字,都坚持不下来。
那么如何接下来的修炼。只是哪怕你即便坚持下来。但是别忘了,你的本性,依然是之后境界的阻碍。
而悟性,简单点的,就是你对事物理解、分析、感悟、觉悟的能力。
修行,本身就需你去感悟每一步。进行自身完全的分析,理解,感悟。将其完全解读,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这对功法的理解和境界的持修和体悟,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悟性,哪怕将功法要诀,一个个字的解说清楚也无用。
很可惜的是,虽然因为亲缘血线的关系,几家人,皆可分润林叶福德。然而,炼性二字,太需要足够性、心性。
几家长辈,除了刘秀跟姚千里可满足外。余者皆为寻常之辈。
事实上,当初林叶就跟姚千里,还有哥哥林帆,嫂子徐慧商议时。
姚千里是第一时间,便是极力反对的。甚至道理讲尽也无用,最终被林叶劝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姚千里也想尝试一番。或者说赌一赌。
姚千里熟知已经深交几十年的老友们。
除了黄健国因为军武跟脚,意志足够坚韧尚可外。其实许六等人,到底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普通人而已。不管是性格,心性都不适合,知晓修行之事。
毕竟,人到中年的他们。平淡的生活,早已定型了他们的思想。而且虽然经历几十年的阅历。但是眼界也依然限制他们的心性。
他们没有那些经历岁月的老人,有事事沉淀,得以看开看透的心。
也没有年轻人的活力,对一切事物的探索求知欲望。
哪怕给予机会,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本质,也会患得患失。
甚至就如那抓住救命稻草的,落水的求生者。无法明白真理,只会将欲望当做欲望。
欲望并不是不好。实际上,欲望也是一种修行动力。
但是前提是你能够有这份心性,能够承载的住压力,受得了这份可能是要苦熬的煎熬,不忘初心。才能真正将欲望化为动力。
否则,单纯的欲望,只能是毁灭前的基石。
心生向往,是动力。也会成为你的智见障。
所谓智见障,其实很简单。懂得越多,往往,烦恼就越多。
试想,当一个正常人知道自己如果修炼,能够成仙。那么能不心生向往。
但是如果在修炼时,境界一直卡在一定层次。迟迟无法精进时,估计再谦和、再随遇而安的性格,也未必把持的住心态不变吧?
而一旦修行不得精进。只要你思维正常,其实你也多少会知晓,其实不是修行不得精进。
而是你自己修炼遇到了瓶颈而已。只要突破了,便是成了。
也会知道,其实没必要强求,正所谓欲速不达。强求反而无益。
但是往往越是你明白的清清楚楚。你反而会越是容易,陷入智见障越深。
这是因为,你所学越多,所知越多。恰恰这些反而会障蔽了你,本来的灵明智慧,构成思想上的遮蔽、障碍,无法明白世事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