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 四念处(1 / 2)狂徒游记首页

“诸比库,此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

哪四种呢?诸比库,于此,

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

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

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

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

比库在行走时,了知:‘我行走。’或站立时,了知:‘我站立。’或坐着时,了知:‘我坐着。’或躺卧时,了知:‘我躺卧。’无论身体所处如何,只是如实地了知。

比库在前进、返回时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时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时保持正知,食、饮、嚼、尝时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时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着、睡眠、觉醒、说话、沉默时保持正知。

比库感到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乐受。’感到苦受时,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不苦不乐受。

比库于有贪心,了知:‘有贪心’。有瞋心,了知:‘有瞋心’。有痴心,了知:‘有痴心’。昏昧心,了知:‘昏昧心’;散乱心,了知:‘散乱心’”

陈平按目录翻到附录一,看到经文描述的四念处,大失所望,既不空也不玄,这么简单,还能让人超脱?但想到面前神异非常的钵爷和发光的书,只能按捺下心思继续看下去。

“你是不是觉得很简单?”

“刚才进来你心里,顺带观照你身心,回溯了解你的生平。你是标准的宅男,社交很少,有时间基本在家喝茶看书做手艺活。易经、中医、道经这类不说,哟,连元亨疗马集、营造法式这类偏门都看过,小伙子可以啊。等会,你读过的《化书》有点意思,我把它加进内观手册里,附录六。”

“易经有三易,不易、变易、简易,这你还记得吧?这也可以看成三种认知状态,起初,你只看到了事物不断变化,摸不清头脑,只觉得它复杂难懂。当你对这件事物认知到一定层面,你会发现它不断变化的外表下,藏着它的规律,抓住了规律,它之后再怎么变化,都逃不开你的眼。最后是简易,你能把核心简化,信手拈来,以最少的消耗,创造最佳的结果。很多时候,道理,都是简单、朴实的,复杂、华丽的部分,多半是后来演变过程中被人复杂化或是神化了。”

“四念处总结下来就一句话而已,如实觉知你的一切身心现象。”

钵爷说到这,变出一个橘子,对陈平道:“你会吃橘子吗?”

“吃橘子?那谁不会,把皮掰开,吃肉吐籽。”

钵爷闻言发出大笑。

“你连吃橘子都不会。你那不叫吃橘子,只是在往胃里塞饲料。”

“大觉果德玛曾用吃橘子来向他人解释四念处。常人吃橘子,剥皮时候,心一下跑到眼睛看到的东西,一下跑到心里升起的妄念上,散乱无序。四念处修习者就不是这样,拿到橘子,如实知道橘子在手上的什么样的触感。眼睛看到橘子,如实知道橘子表面是什么样的。

剥开橘子的每一个动作,果肉到嘴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味道、气味,一切的行为、感受,哪怕再微细,都能如实觉知。

每一次如实觉知,正念就能生起,一天中,所有身心现象都能如实觉知,正念就能得到培育增强。

普通人一辈子就如你吃橘子一般,都没有仔细体会,只是活在散乱和妄想里。这样的一生,跟空过没有差别。”

“你也了解过,大明那边其他教派或是一些非人存在同样也修八定,为什么果德玛的定才能成为正定?”看出了陈平的疑惑,钵爷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