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脚步,把每一个旅游人的心,都搔得痒痒的,用多少支“皮炎平”都搞不定,必须上团,必须上团,必须上团!
来自新闻上的消息,更多地给到了“繁荣”的信息:
又添加了几国的护照免签;又一艘满载着数百名成团的国外游客,靠港上岸了!退回去的POS机,早都已经安装好了,就等着这些不会用“扫一扫”付款功能的外国游客。
朱朱觉得,是时候去增强自己的英语技能了。
词汇量、语法、听力,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出在了“输出”上,失去语境之后的口语练习,由于没有“对手”,变成了一种“自我娱乐”。
还记得去克孜尔千佛洞的时候,在听驻窟维吾尔族讲解员讲解景点里的内容时,是听得懂,就是这腔调,有些怪怪的———可能自己讲出来的英语,在外国旅客的耳朵里,也是同样的效果吧!
朱朱先是不断尝试,后来,干脆放弃对“口音”的追求了。
“不管,只要他们听得懂,不影响行程就行了。要知道,XJ的大美风光,自己是会‘讲话’的,‘美丽’的人类共同的语言,太过提前担忧,不是什么好事儿!不管,先保证‘不错’,再慢慢提高‘口音’吧!先上!”
朱朱给自己的训练,包括每天的自言自语,还有在多语音输入法中,选择“英译中”,冲着它说英语,如果被翻译出来的“中文”是正确的,那么,至少机器听懂了;真人,也应该能听懂得七七八八了。
想起去年年初带过一车的“司兼导”的司机,当时就觉得全车司机,从头到尾没有几个“口才”过关的,就想着弄一个“打卡群”,督促他们每天,能练习讲话,结果,两年过来了,除了她自己还在坚持之外,那些司机师傅,完全都“摆烂”了。
爱咋咋吧!反正,开好车,拉到地方,游客自己会玩的。
对于朱朱来说,但凡答应过的事,不允许自己有做不到的情况。
但是,去年曾答应给陈师傅提供全疆各个景点的导游词和宣传视频合集,这事,没做成。
一方面是根本就不可能得得到一手资源;另一方面,朱朱对于目前的生活,都是“有一天”、“停一天”的,根本就不可能静下心来整。
而对于这段日子来说,来自父母身体的渐差,更是不得不“中断”一次次的“挣钱机会”。
看到母亲的身体,经过一次大手术后,从一个胖乎乎的“福气”老人,变成了干瘪无比的瘦小老太太,心里非常难受。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吗?
不止是自己,还有其他几个导游同行,东哥、李姐……等,都遇到了父母不断进进出出医院的事。
要知道,如果没有上一代的健康做基础,哪有这一代人的安心工作?
尤其对于导游工作来说,本来就是“季节型”的,“项目型”的,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繁华,辛苦和休闲,都必须能承受。
极端的人生经历当中,可能不断参与到其他人的“人生愉悦记忆”里,就是作为一个导游,最大的幸福和意义所在。
但是,对于外地来的游客,他们能够“等待”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
清明时节,去祭祖是必须要进行的仪式。
朱朱作为一个传统的儿媳,必须要去和老公,一起“上坟”。
时间不好选,谁也不知道,这些“从天而降”的游客需求,到底会什么时候出现;于是,就在以为不会有人约的周五,朱朱安排了和老公的“清明”之行。
然而,谁能想到,就在这一天,上午一拨,下行一拨,两拨客人,只能接下午这一拨,上一拨就送给东哥去接了。这在导游圈里,很正常。
但是这下午一家子,从下单到要求看,只有“十分钟”的耐心。
朱朱接到电话,得先赶回家去拿耳机;再打车赶去场馆。
但是,谁能想到,两个方向的车程,全都走错了路;尤其是最后一段,车只走了一半,司机“鬼使神差”地变错了道,要转向去到另一个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