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 使仿写文更具深度(1 / 2)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首页

原文内容保留了对话细节、情境转换,使得中文表述贴近原意,同时在翻译中注意保持语句流畅自然。

人物个性和策略描述也得到合理展现,使仿写文更具深度。

尽管吕布身为小人,心里也存有歉意。

想起李瑜对自己的善意,他竟因听信他人恶语而暗算对方,现在羞愧难当,不敢面对李瑜。

于是,吕布简单地下令道:“你告诉他,我已率前锋离去,不见他,也不要让他前来。”

对于这样明显的谎言,谁都不会真的相信。

以吕布狭隘的胸襟和军事人才身份,他极为重视麾下士兵,怎会堂而皇之地抛下部卒私自逃逸?这只是他不愿意相见李瑜的一种托辞。

然而,李瑜并不介意,确信吕布在军营,随着大军撤离不可避免,他决定在此静候。

他心中盘算,相信很快就与吕布再见面。”

很好,既然温侯不愿见我,那就让我在这里等着他!我就不信他会不出露头!”

说完,李瑜便在吕军队门前驻足,默默静待,观望着吕布的部队准备,一言未发,这使吕布焦虑起来。

他不想见到李瑜,却也不能将李瑜赶走,眼睁睁看着僵局尴尬无比。

况且,李瑜如今就守在他军营外,那坚定的态度表明,李瑜不会轻易放弃。

吕布虽感到无力,但深知李瑜的决心和真诚,只能妥协地选择相见。

身处自己的军营,吕布对安全无忧,终于决定面对:“行了,别让李先生在外面苦等,赶紧请他进来,我要与他会面。”

部下的任务紧迫,他们不得不快步将李瑜请进营地。”

长官,将军邀请您。”

李瑜微笑起身,随从进入,这时吕布也迅速收起内心的紧张,面带笑容地迎接。”

李先生,别来无恙。”

“突然来访定有缘故,不知所为何事?”

吕明显掩饰着惊讶。

李瑜爽朗大笑道:“温侯,今日我此行目的自然是要请您留下来。”

“对于您的境况,我已有所察觉,您军队整备似乎欲撤离,直往江南方向?若我没猜错,您的心思应该是那儿吧。”

吕布表情短暂停滞,他低估了李瑜的洞察力。

尽管不能承认,他只好挥挥手,笑说:“先生玩笑。”

“我现在在桓台一切如意,为何要离开?这儿本就很适合,没有必要离开。”

“此番不过是正常的军队调动,无其他复杂动机。”

吕布极力否认他即将撤离。

然而,他的小动作无法隐瞒李瑜。

无论吕如何否认,李瑜只是淡淡道:“温侯可知何人策划此事?让您撤退至江南?难道你认为这个策略很愚蠢?”

就这样,两人间的角力,在言语间逐渐展开,表面上平静,内心波澜涌动。

“依我看,现在江南地区已是乱如麻,袁术、袁谭、孙权、刘表,黄权,光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就有这么多,再加上本地豪杰,情势复杂无比。

在这个时候,你觉得去了江南,你有机会插手其中么?”

“凭你的声望,在这么多豪强大人的眼里,你认为他们真会接纳你吗?”

说着,李瑜审视着吕布道:“北境时,你尚能自立脚跟,南下后恐怕很快会陷入排斥!”

听了李瑜的分析,吕布表面看似平静,心里却波澜翻滚,因为他不得不承认李瑜说得有道理。

出身边镇的吕布并非世家子,因为”

三姓家奴”

的劣名,一直以来都不受豪门接纳。

若非曹操为他在桓台争取了一个立足之处,现在的他或许早已失去所有。

在这种背景下,若是他贸然前往江南,恐怕将更陷困境。

想到这里,吕布不禁哀伤起,握住李瑜的手并请他靠近坐下,他小心地问道:

“先生可知,愚钝如某,之前之事并未看清。

先生这番话,确使我醒悟,若我前往江南,命运恐更遭。

但如果我依旧留在此,曹相爷是否会放我一马呢?”

他知道名声不佳且为相府头疼,去江南将面临排挤。

然而,留在北方也难逃曹兵之锋芒。

看来,无论选择何方,似乎都是绝路。

但李瑜懂得其忧虑,他笑道:

“公台呀,我今天专程至此,你想必已有定数。”

“以前确实有些摩擦,不过那是旧日事。

只要你真诚归顺,相爷定当以厚遇待你!我与相爷谈妥,只要你真心臣服,即刻授予你大汉右将军的高位,原待遇不减,你只要忠于朝廷,何虑朝廷会加害于你?”

吕布闻言陷入沉思,不断盘算如何利益最大化,最终觉得降曹是最好的选择。

曹操阵营当前军事力量强大,粮草生产、攻城器具均领先他者太多,争霸天下可能唯有曹操。

于是乎,早降曹操不仅能顺势而为,还有更优待遇,远胜于他日再作他图。

想通这一切,吕布用力一拍膝,大声宣布:“多谢先生提点,我才明白悔悟!曾险至走投无路,差酿大错。”

“此刻,我愿诚心向朝廷投诚,只要有朝廷容我一席之地,定不负所托!”

李瑜闻言,含笑吩咐下去,预备送上金银珠宝作为礼物。

明白吕布贪婪的本质,李瑜意识到眼前的财富,某种程度上是他表达忠诚度的一种手段,以预防吕布在未来改变心意。”

温侯大人,这是我家丞相曹操对您的赏赐,还请勿嫌弃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