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内斗局势(2 / 2)南明:从重生为永历帝制霸全球首页

但还是有另外一个汉人臣子,站了出来。

他是立场一直都是悬而未定,而且官职十分小,因此他站在最末位。

很明显,他现在是要被人当枪用,但是他必须要站出来,搏上一把。

“郑成功的海军再强大,只不过几万人,我大清兵马,几处合兵已然超过百万之众。难不成,我几万之众的兵马,无法抗衡郑成功的战舰?”

“即便是一个福建水师被击败,那也是可以消耗掉郑成功的麾下的战舰。”

“而我大清物资丰厚,顷刻间就可以再组建出来一支新的福建水师。但若是我们怯战了,不敢与大明的水师正面抗衡。那我大清为何还要组建水师。直接就多建造一些安防火炮。让我们的士卒,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绞杀上岸的明军。”

“你......简直是信口雌黄。你说出这番话,你有何颜面,去见一见海岸上的那些民众。我们可以让人命去填补,但若是让你亲自前往战线,你做那个士兵,你又作何感想?”

一时间,朝堂之上,嘈杂声四起,这些人不断的喧闹。

让原本昏昏欲睡的康熙帝,都睁大了眼睛,他清楚必须要站出来,震一震场子。

但帷幕之后一个清脆的声音。

“如今,正是我大清危难的时刻,难道诸位良臣,还要给陛下添乱吗?”

听到这声,台下原本议论纷纷的声音,都是瞬间消失了,原本出列的臣子,都是下意识的退了回去。

“施琅也是欠考虑了,但是现在大敌当前,还是要委以重任,姑且降为副将。”

太皇太后原本就是要捧着施琅,至于降职,也是压一压这些反对的声音。

“诸位良臣,现在应该该如何行事。”

听到这番话,原本叫嚣的八旗大臣,都是沉默不言,他们都是在等待着太皇太后的追责。

但她的处理,必然是不合他们的意图。

因此,他们也不会卖力的献策。

不过,太皇太后也并没有指望这些人献策,不过好在还是有人站了出来。

“臣有一计策,郑成功虽然水师纵横整个大海。就如苏大人所言,他们不过数万人,他们现在只不过是借助,在缅甸的残部。因此,只要将在缅甸的大明残部剿灭。那郑成功也会不攻自破。”

“亦或者,现在的郑成功只不过是在向大明的永历帝邀功,我们可以顺势而为。”

“舍弃一两个城池,交由郑成功。到那个时候,郑成功必然贪功冒进,率领兵马全部登陆。我们可以合围,我大清的八旗,天下无敌。对郑成功的几万人,也算是绰绰有余。”

这个臣子,乃是李龙泽,算是汉人之中,卓越的代表。

而且,他在字里行间,也是顺便恶心了一番,眼前的这位八旗大臣。

毕竟,你们这些人高傲,瞧不起人。

那就让你们这些人去出动剿灭。

“只不过,这样一来,或者会助长叛军的气焰。还有我们刚刚立足不稳,若是让民众生了哗变,那我们就得不偿失了。”

“我建议,此刻还是应该要谨慎,我们的岸防炮还是可以抵御郑成功的水师。”

“若是实在无法抵抗,我们也可以在城中埋下一些伏兵,等待未来再次里应外合。”

随着这位汉人臣子的献策,紧跟其后的,还有大批的官吏。

这些人一脸的严肃,坐在幕僚后的太皇太后,脸上还是没有半点笑容。

“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你等三人,乃是先帝钦点,辅佐陛下的辅政大臣。如今在我大明危难之间,你等难道没有献策,为陛下排忧解难吗?”

太皇太后清楚,今天的朝堂,那就是一个奠基石的时刻,她现在就是要看这三位辅政大臣的意思,她绝对不能让这三个人看戏。

原本,她就已经是对这三个人进行打压了,如今这三个人,还是一旁看戏,没有半点开口的意思。

“太皇太后,如今战策已经定下,我等自然是没有意见。所谓的补充,也是无关紧要。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应该要将盘踞在缅甸的大明势力,连根拔起。”

“因此,我们还是要多多依仗鳌将军的兵马。只有将大明的势力全部剿灭。区区一个瀛洲岛,不成气候。”

“现在郑成功的水师,纵横整个大海,几乎是无人能敌。”

“但若是时光消耗之后,十年之后,二十年以后。我的水师将会不断的扩充战舰,不断的训练士兵。”

“郑成功的水师,绝无此等可能,再像如今这般强盛。”

“此消彼长之下,我们不必担忧。”

索尼也是被硬拖出来,但他早就想好了说辞。

这番说辞,也基本是符合,当初的计策,只不过现在郑成功率领的水师,都已经要达到家门口了。

这些就显得格外的迟缓。

“太皇太后,臣建议不如直接抽调各地的汉八旗,他们的火炮,完全可以和郑成功船舰上的火炮一较高下。”

遏必隆也是顺着索尼的话,顺势又将汉人推了出来。

在台上一旁看戏的康熙帝,不断的揣摩各方大臣的表情,年纪轻轻的他,似乎发现了一些猫腻。

当然,他心中还是有几分不知名的喜悦,因为他终于看到了,书中所说的那般制衡,各方势力,在不断的攻讦。

而且,权力绝对不会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中,这样的玄妙,让他趋之若鹜的探索。

“太皇太后,臣最近身体抱恙,前来朝拜。已然尽心尽力,至于计策,臣还是无法为陛下分忧。”

苏克萨哈倒是显得格外的精明,他是直接以自己身体抱恙,来推脱献策。

而太皇太后倒也不敢,以此来追责他。

这场朝堂的会议,到此算是直接告了一段落,而大部分的臣子,都是没有满意。

甚至,在朝堂结束之后,还爆发了一场不小的冲突。

入夜时分,太皇太后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一旁的康熙帝,还在读着书。

看着康熙帝脸庞上的笑容,太皇太后又提起了几分精神。

她清楚,现在是布局的最艰难时刻。

但是若这个布局成功,那眼前的孙儿,几乎就是高枕无忧了。

而且,她现在也深知,自己的年事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