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卦,主震客坎,大凶之卦。震卦为雷惊万物,坎卦为水藏险象,故应劫始生。
……
最近的的长安很热闹,因为隆元节将至,届时长安四门大开,万国来朝,其盛况将远超一年一度的上元节。但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城内接连有官员被暗杀,牵连阖府上下惨遭灭口,因其都是被残忍挖心,故大理寺将此案归结为挖心案。
然而这并非是一桩简单的连环凶杀案,背后竟牵扯到了大唐右相李林甫身上,兹事体大,隐隐是一场政治风波。
起源是来自剑南道的一份罪证,大唐与吐蕃在边境鏖战不休,无数边军将领为此马革裹尸,而这份罪证竟直指右相李林甫通敌叛国!
近年来李林甫权居右相,把持御史台,广罗奸佞酷吏,培植令朝野畏惧的绣衣卫,大兴冤狱铲除异己,为的就是独揽朝政巩固相权,就连圣人也受其口蜜蒙蔽,纵容助长之甚,朝野皆受其荼毒!
为了将这份罪证呈送到圣人面前,从剑南道至长安大批忠臣义士被追杀,世人皆知必是李林甫所为,可惜并无实证,只求圣人有朝一日亲睹罪证,从此将这奸臣定罪抄斩。
怎奈罪证就算入了长安也并不能顺利面圣,艰难如泥牛入海,唯一能与李林甫抗衡的太子竟也漠然置之,断不敢贸然陷入党争引起圣人的忌惮。
毕竟在大唐一朝,被杀的太子可太多了。
至此几位敢于尽瘁的官员被挖了心,就在全长安关注罪证沦落于何处,不曾想它竟是出现在了寿王府。
因为刺杀寿王者,正是护送罪证入长安的义士之一,剑南道益州折冲府都尉秦无阳。
对于寿王来说,事实只是祭母之夜恰逢刺杀,幸得乔装成黑衣人的武孽现身救护,可仅是过了一夜,全长安反倒更愿相信另一个“事实”。
寿王驱使武孽在长安抢夺罪证,残杀长安官员!
因为李林甫由武惠妃一手扶持,至始至终都为寿王竞争太子之位不遗余力,如今他与现太子势同水火,势必与寿王同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为所有挖心案的现场都留下了五血印,形如五瓣梅花,这是瞾卫的符印。
所谓瞾卫,曾是武则天的直驾侍卫,亦是她掌控朝野的亲信力量,自武则天还政于李家之后,瞾卫表面上被裁撤,实则仍为武氏效命。自武三思在景龙政变被杀,到武惠妃死于非命,瞾卫终于沦为了武孽,遭天下缉杀。而寿王是仅存的武氏之主,武孽必受其驱使!
因为死的这些长安官员,大多都是武惠妃的政敌!
因为寿王有理由憎恨,有理由报复,有理由为夺回失去的一切不择手段!
所以应该是寿王驱使武孽在长安抢夺罪证,残杀长安官员!
而且那夜在场的左骁卫、大理寺卫和绣衣卫都可作证,寿王将疑似罪证的包裹焚烧销毁。
当下的长安城,人们瞬间淡忘了李林甫的通敌罪证,只关心寿王这个倒霉蛋怎么咎由自取。
对于长安百姓来说,寿王携武孽作乱正好释放了他们对暴力反抗的无限遐想,同时又满足了他们的嫉妒心理,因为一个将天下好处占尽的天潢贵胄,终于落得悲惨下场,如此他们才觉得宫墙内的世界也并不美好。
这是长安百姓的想法,同样暗自窃喜的还有李林甫和太子。
李林甫自不用说,若寿王销毁的真是罪证,那他自可以高枕无忧。若销毁的并非罪证,但也有寿王跳出来混淆视听,若把握得当或许还可以栽赃嫁祸,毕竟牺牲一个废物寿王来保住相位,这难道不理所应当?
至于太子,寿王是否无辜并不重要,寿王是否销毁了罪证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寿王已经百口莫辩,他的太子之位无人再可撼动!
也就是说,全长安都已经默认了寿王的悲惨结局,包括太真观里的杨太真也是这般想的吧……
眼下也正如此,因此案牵扯皇子已交由三司会审,这几日大批千牛卫封锁王府,将寿王软禁在内不可出府门半步。
雪后的太阳十分暖和,在寝殿前的石坪中央,李瑁正仰躺在一张金檀胡椅上假寐,他把厚袍铺在身下作褥倒是舒坦。在他身前地面是整幅汉白玉丹陛石,所雕图案九鲤戏珠,各色珠玉将九条锦鲤镶嵌得栩栩如生,在暖阳下仿佛嬉戏游弋,鳞光熠熠。
丹陛石乃是皇宫正殿前的御道所用,圣人曾因少年寿王的一句戏言,竟不顾鸿胪寺老臣们的反对送了一副给寿王府,而如今皇恩荡然无存,就像这座空空荡荡的寿王府。
负责看守的千牛卫不知寿王这番举止是何故,大难临头,总不能还有闲情逸致晒太阳吧?他们司职圣人御卫,这是头回出宫当差看守一个皇子,按理这应该是骁卫或者金吾卫的活,也不知圣人可有何深意,还特地传下口谕就算一只飞鸟也不许进出寿王府。
全长安都在幸灾乐祸,反倒是这两名千牛卫对寿王心生怜悯,看他这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方才连那张胡椅都拖不动,心忖能过一日且算是一日吧。
突然其中一名千牛卫暗使眼色,原来是有人正徐徐走近,见其粉黛浅淡,身上的青红半臂襦裙素雅,不似寿王府里的婢女,但其颜值甚高,左眼角有颗好看的泪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