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朝堂不太太平,“近日百姓可好,天下可好。”萧太后坐在高堂之上,面色严肃,问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也知道太后肯定听到了什么如实禀报,“陛下,官场风气腐化,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怨声载道,国家危在旦夕。”
户部尚书还算聪明,说一半儿漏一半儿,尽量让自己不触怒天威。
萧太后一拍桌子怒吼,“燕赤建国不到百年,就出现了此等现象,尔等该当何罪。”
“太后息怒。”众大臣跪倒一片,千万引火烧身“那你有何良策?”萧太后冷静下来,紧追不舍。“臣愚钝,未能想出良策。”
户部尚书知道如果自己说了出来就是下一个活靶子,所以想把这个烫手的山芋甩出去,再说了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萧太后询问大臣们的意见,然而他们都低着头不说话,无一人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萧太后听后有些愤然,满朝文武竞无一人可用,但顾计到自己的身份还是端着架子,“此事重大,需要慎重考虑。你们继续商议,尽快提出解决方案,救黎民于水火。”
楚易也是个会活稀泥的,会说漂亮话向太后施压,“如今贪官污吏横行,国家财政枯竭,百姓生活困苦,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萧太师不能要这个风头被楚易抢去连忙跟风,“先帝在时也曾尝试提出解决方案,但都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顾渊读了这么多书识了这么多经文,脑袋里已经想好了对策,走上前说:“臣有一计,不知可行不可行!”
“靖王但说无妨!”萧太后好像看到了救命的曙光,笑着说。
“必须采取铁腕手段,从根本上治理。”顾渊声音掷地有声在金銮殿回荡。
“若要治理贪官污吏,首当其冲便是建立监察制度。这不仅仅是一个机构,更是对官员行为的严格监督。”
顾渊对这个深有体会他的外祖父就是因为不向贪官屈服,才会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郎荡入狱,他这次也不仅仅是想出风头,更是想让天下百姓不做第二个顾渊。
萧太后面露不解,曾经也不是没有建立过:“先帝在世也曾下派御史,无果,如何确保监察的公平公正?”
顾渊微微俯身,想好了对策“选拔忠诚正直之士,给予他们监察权力。这些监察官员需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确保他们具备清正廉洁品德和才干。他们的地位必须独立于朝廷之外,不受其他官员的干扰。”
萧太师想趁此打压,挑点儿毛病,毕竟上一次拉拢无果:“这监察之权会不会过大?”
“回太师的话,这正是为了制约权力,监察官员的任免需直接隶属于陛下,确保其行使监察权力时不受其他官员的干扰。”
顾渊说的在情入理那些大臣也不好鸡蛋里面挑骨头。
楚易摸摸胡子,颇有些满意,“嗯,靖王言之有理。那么对于那些已贪腐的官员该如何处理?”
顾渊正过身来,“严惩不贷。对于贪官污吏的惩治力度必须加大,让所有的官员都明白,贪污不是一条容易的路,而是一条不归路。”
萧太后总算听到一个中听的回答,:“此法甚好。除此之外,爱卿可有何建议?”
顾渊想了想不能光打压不给甜头,这样不利于他在朝中拉拢官员,谁会和银子有仇,那便投其所好。
“臣建议适当增加官员俸禄,确保官员的收入稳定且足够生活所需。这样一来,有一部分官员们便无需为生计而贪污受贿。”
萧太后有些担忧毕竟这种法子有很大风险,“此策一出,是否会引起百姓的反感?甚至发生暴动,”
“太后明智。但正因为此,更显改革之必要,虽然有许多百姓可能会不满意,但他们大多数挣的都是辛苦钱,适当减免赋税这样百姓也没什么怨言了。”
顾渊这话还是托楚玥的福,晚上在读书的时候提到过额定之法。
萧太后知道人没找错,赞许的点头,“顾渊,你此策真乃治国之良策!本宫现在右相被派出去做事了,左相你立即着手实施。”
但一些贪污的人坐不住了说:“三皇子这样未免会让朝中大臣寒心。”
“只有这样,才能断绝贪念。”顾渊语气坚定。
萧太后听后默然许久,最终点了点头,“靖王,你此策若能成功,便是国家之福。”
下朝以后,顾渊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楚玥道:“南笙,今天在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