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听完只能无奈的退回原位,刘伯温如此说,他没法反驳。
朝庭需要的是安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看到宋濂退回原地,知道没啥戏看了,朱五四才开口道:“太史令,这只能起到避免有人出于私心,教嗦百姓而已。想要通过此获得人才,却是行不通吧?”
众人听完都朝着刘伯温看去。
对于刘伯温的才华,没有敢小看于他。
这是要让自己将听到的全说出来。就成自己了啊?
但此时已经箭在弦,不得不发了,也没有逃避的可能了。
“太皇,由朝庭出资,在天下各郡县乡镇分别成立。蒙学,县学,郡学,应天大学。”
“由朝庭编辑书籍,指定教导。其中爱国思想和强盛大明的理念要从小培育。”
“蒙家为儿童启蒙之学,而大学做为朝庭人才基地。每升一级,需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县学与郡学乃至于大学。”
“大学院长由当任皇帝任职。学子成为天子门生,结业后入朝为。如此一来,不出十年,朝庭将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出现,时间越长,大明百姓将会出现人人如龙。”
众人听完倒吸一口门凉气,这样从小经过系统性的培养。
对于朝庭的认可度会不断加深,而这些人却全是大明未来的栋梁之才啊。
只是,这样的手笔太过于夸张,以当下朝庭财政压根就没法子实施下去。
朱元璋听完没有任何感觉,没想到自己老爹还跟刘伯温谈了这些。
还通过他的嘴提了出来,这让他有些惊喜。
这明显老爹说服了刘伯温,有着他的帮忙,会方便许多。
“太史令言之有理,咱从小就是个放牛娃,对于读书识书那是非常向往。但奈何苦无门路,高昂的束脩就足以让任何人止步了。”
“今有幸成为天下之主,咱也不能忘记当初的苦难,此举咱必须想方设法将其实施下去。让天下稚子都能读书识字,长大以后为国效力。”
说完,突然话锋一转道:“但太史令,今我大明初立,财政吃紧,不知你有何办法解决修建学堂的问题呢?”
众人听完,不由的内心吐糟,人家出主意就不错了,这真的有点过份了啊。
刘伯温此时也有些无奈,这尼玛的,我只是个工具人而已,有点过份了啊。
紧皱眉头,想到其中学堂需要的人力和钱力。
“陛下,建立学堂以当下的大明的确难以实施,但天下郡县中大户人家的院子却是现成的,只需要稍加改装一般,就是现成的学院。”
“待大明稳定,经济发展起来后,再重新修缮新的学堂。”
“而夫子,正所谓的习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天下能力不知凡几,只是苦于无门路而已。”
“一纸圣旨,便能将天下大才一网打尽。”
不愧是刘伯温,相对于自己直接财大气精的想修建新的学堂。
对下的大明更适合刘伯温的计策。
朱五四不由的想到,此事是否全权由刘伯温去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