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7章 死亡阴谋,内部斗争(求订阅!)(1 / 2)大明工业革命,从受封秦王开始!首页

“此事非是人力能够决定,还需要看天意。”

朱樉也是万般无奈。

生孩子这事,岂是说生就能生出来的?!

朱标笑了起来,准备传授给朱樉一些据说能更快怀上的姿势。

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打断了朱标准备说的话。

“也罢,此事自有天意。”

“不过,二弟也要多把心思放些在后宫之中,别因为政事冷落了秦王妃。”

虽然关中是秦藩的基本盘,但是秦藩的整个地盘,却远远比关中要大。

北到北海,南到安南,西域三十六国,都有秦藩管辖的城池。

无论是西域的战事,还是安南的建设,亦或是东北的开发计划。

千头万绪的事务,全都压在朱樉的肩膀上。

每日要处理的各地事务,就有成百上千件。

朱樉年轻,精力旺盛,能够将这些事情全都处理好。

但是也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放在推动关中工业化上的精力,都少了许多。

更别提是繁衍后代这件事。

无论是谁,每天忙碌工作上十几个小时后,都会只想着睡觉,对男女之事一点动力和兴趣都无了。

“我与妙云感情自是极好不过,只不过我俩都有许多事情要忙。”

朱樉叹息了一声道:

“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此事上。”

“不说此事了,在应天府新修化肥厂之事,还要劳烦大哥多费心思。”

“此事恐怕不会那么简单,说不定会有人跳出来反对。”

眼见着和朱标在催生这件事上越说越远,朱樉赶紧将话题重新扯回到双方达成的合作上。

按照两人口头和纸面上的协定。

朱樉要派人在应天府周边,修建数座专门生产各类化肥的工厂。

包括但不限于磷肥、氨肥、氮肥、钾肥等等。

这些肥料厂,在建成之后,每年都能够供应成千上万吨的化肥。

大大增加江南地区的粮食产量。

江宁-太湖一线,本就是大明极为重要的粮食产区,甚至于当初朱元璋就是靠这片产粮地才实现一统天下的霸业。

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能够稳固江山。

朱标也觉得这样能够填饱更多大明百姓的肚子。

乃是一件仁德之事。

虽然朱樉已经提前和他说明,化肥厂的生产建设过程中,将会产生许多的环境污染。

朱标依然同意了这桩生意。

毕竟以大明的现状,环境污染根本算不得什么。

只要能够喂饱这么多张嘴,一点点污染又算得了什么?

朱樉倒是没在这件事上隐瞒,告诉了朱标污染并不是一点点。

而是很多很多。

并且一旦开始生产,这片土地乃至于地下水,都会出现污染,很长时间内不能喝。

朱标在明白这些后,依然没有太大反应。

在他看来,没有足够的粮食,民众说不定连两三年都活不到。

环境污染的危害,少说也要十年才能够看出来,实在不该是他们现在考虑的问题。

朱樉对此也只能感慨,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矛盾和问题。

这个时代首先要解决的,还是民众的生存问题,要让六千万大明百姓吃饱穿暖。

至于身体健康的问题,至少要到五十至七十年后,才会真正成为主要矛盾。

若是自己大力推进的工业化失败。

说不定在自己死后,就又会退回到传统的农耕社会。

生存问题,又重新成为百姓要面对的主要矛盾。

化肥厂生产出来的众多肥料,就是为了解决百姓们吃不饱的问题。

在不改变分配结构的情况下,做大蛋糕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各类肥料的精确使用,最少能够让粮食产量再翻上一倍,填饱不少人的肚子。

当然,化肥厂生产肥料的流水线,在稍稍改造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火药的生产。

甚至于硝酸钾肥料,本身就是一种炸药。

“生产肥料,不仅是与民有利,便是对那些豪强大户也有利,谁人会出来反对?”

朱标不明所以。

在他看来,用肥料能够使田亩增产。

农户能收到更多的粮食,吃饱饭。

手握大批土地的地主们,也能够收上更多的租子。

种出来的粮食多了,官府也能够收到更多的粮税。

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大哥只是从各方利益考虑,却没从其他方面考虑。”

朱樉略带隐晦地说道:“你我合力在应天府办厂,这件事本身就会引起不少人的反感。”

过去几年,诸多皇子都长大了许多。

虽然都只是十几岁,放到后世才刚上初中的年纪。

但是也有不少人,站在了他们的背后,出谋划策。

尤其是楚王和齐王,已经十三岁。

再过两年,也是能够外放就藩的年纪了。

齐王的生母达定妃,远不及马皇后受宠。

但是不妨碍她背后的家族、势力,想要通过齐王,来谋取利益。

甚至不惜和钦定的皇位继承人朱标,以及势力庞大、实力强大的朱樉作对。

虽然他们顶多也就是在朱元璋面前说些坏话,老朱也不会因为这些风言而对两人生出什么坏心思。

但是这些人就像是苍蝇一样。

总是在眼前晃悠,膈应、恶心你。

一句话,太子和秦王想要做成的事情,他们一定会反对。

哪怕这件事,本身对他们自身没啥坏处,甚至还有点好处。

损人不利己,他们也干;损人也损己,他们还干!

“二弟多虑了吧?”朱标不太相信朱樉的说法。

“小心些总归是好的。”朱樉善意提示道:“包括大哥返京沿途,最好也做好安保工作。”

“以防一些意外。”

历史上的朱标,就是在出京为大明寻找新都调研之后,回到京城不久,就因为风寒而死。

只在史书上,留下短短一行字。

这本身,就显得极其不合理。

培养多年的太子病逝,朱元璋竟然没有大为恼怒,为此大开杀戒。

要知道,此时马皇后已经去世多年,只要他有怀疑的对象,说杀就杀了,整个大明没有人能够劝得住他。

曾经淮安侯为曹国公治病,未能救回来,朱元璋就曾经怀疑淮安侯给曹国公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