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和亲之辩
1
三月的朝会,各部大臣汇报完工作之后,鸿胪寺卿崔敦礼上奏:“陛下,吐蕃赞普弃宗弄赞遣使入朝,求娶公主、以求和亲,修两国之好。”
帝闻之,不答,尝问群臣:“众爱卿何意?”
尚书仆射高士廉曰:“自古有天朝下嫁公主,以安四邻之例,臣闻,吐蕃于吐谷浑之西南,蚕食他国、土宇广大,佣兵数十万,然未尝通中国,臣之薄见,当以下嫁公主以修两国之好,开化其民,示我中国之博大。”
兵部尚书侯君集曰:“以主下嫁求和,汉朝公主何止百余位,安得以和?臣不然,臣以为,欲求和,先求战,不战而和,是为将无能,而国以弱。不可取之。况隋之吐谷浑下嫁公主如今尚在,如何?不过是送人以色,求全不得,况吐蕃之远,藏于群山,无需以求全。若敢来犯,先战后和也不迟。”
而给事中刘洎开口道:“侯尚书谬也。岂不闻,此时非汉朝,汉朝弱而以主动求和,而此时,是吐蕃赞普遣使求和,岂能一概而论之,臣以为,陛下若拒绝,则吐蕃必然交恶,边患不宁,则边民置于苦海。四夷为陛下上尊号:天可汗,四方归心,若动妄动刀戈,犹恐伤四夷之心。以和亲昭示天下陛下之恩德,岂不为上策?臣闻古之道,攻城先攻心,候尚书岂非不通兵法?”
朝臣争执之时,太子出列说道:“陛下,臣有一诗,乃是汉之昭君所著,失传已久,少有闻之,今被臣整理图书之时,偶然发崛,请诸位鉴赏。诗曰:金钗坠地鬓堆云,自别朝阳帝岂闻。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朝堂安静,无人再敢言和,太子开口,现在出言反驳,不是得罪侯君集,是得罪东宫了。况且,他们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反驳。这话是说,让一个女人去安邦定国,那要男人干什么呢?这个时候出言,岂不是说自己就是想要躲在女人身后?
自古文人求战,武将求和,可贞观一朝多名仕,帝效圣贤,臣自然不能效武帝之臣,故而武将不出言,文臣求议和。
武将不能求和,求和就是畏战,故而很多时候,战争最先是由那些文臣挑起来的。见过沙场的人,只会愈来愈怕打仗。
可如今,文人们本就不觉得打仗有什么骇人,而武将更是不敢出言,两方都不愿意得罪太子,自然是一时间鸦雀无声。
帝见群臣无言,目光一转,看向了李政,只见李政低着头,不知道在思索什么。帝问:“左骁卫大将军何如看待?”
见直接点名,李政这才抬起头来,他是有些纠结的,他认为和亲不是万全之策,可妄动干戈,更不是一个好办法,他在思索能不能两相调和。一时间有些沉闷。
可如今点到了自己,那么皇帝的心思,也就明了了。如果真要同意李承乾的说法,干嘛多此一举点一点自己呢。
于是乎,李政出言:“臣以为,汉武帝之时,北征匈奴之士卒,十之八九,命丧塞北。他们难道是一出生,就没有了父母妻儿?公主是人,他们就是牲口?他们是为国,和亲也是为国,难道只有死了人,才是四海臣服?只有两族积怨愈发深重,以至于你死我亡的地步,才是和平么?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