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我是李思航,靠的就是这点狂(1 / 2)迈过人性门槛,你便升天首页

当李思航打开电脑之时,在PPT的首页面,赫然出现一展门,半开的样子,正在露出一道微弱的光。

此时,杜海龙却在嘴角露出了一撇笑意,当然,李思航昨天已经发给他了,恐怕他是这里,第一个领略到这个case的人。

然而,坐在边上的杨辉,也注意到了杜海龙脸上的变化,或许,他也已经猜到了结果。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从小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为什么?因为好奇,因为陌生,因为,从来都不知道这扇门外面到底是什么?或许,你会听到。当然,没有真切感受到的东西,总能让我们充满期待。打开这扇门就是我们对外面世界第一次美好的向往。”随着,按下激光笔的翻页键,在坐的各位也发出好奇的声音。

“门”的图片,在PPT的动画上被缓然打开,随着门缝渗出的光线愈发强烈,方案也迎来了开篇。

当然,还是一样的套路,毕竟是杨辉的徒弟,自然手法呈现也有类似之处,只是李思航的表现欲会更强一些。

德海的城市案例依然是开篇,只是李思航将故事的情节做的更加细腻。

“给安城一道光,美好从期待开始!”李思航念出了自己报告的主题,当然,绚丽的感觉也是让大家眼前一亮。然而,更主要的是德海的slogan就是“美好生活从德海开始。”

“我相信,60个亿这个数字说给谁,谁都会眼前一惊,当然,安城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数字,但德海有过,德海天津国际壹号院不是有过类似的战绩吗?据说,当时,整个天津的同行都疯了,当然,安城也需要这样的疯狂,德海需要,当然,我们恩源也需要,不疯怎么会有狂?......。”

看着李思航自信的样子,杜海龙也甚是满意,当然以他的性格,他绝对喜欢这样的兵。在他眼里,没有这样的专业自豪感,就不配在他麾下做事。

说到品牌的炒作,李思航也提出了自己更具想象力的创举,“当然德海的品牌在安城是第一次落脚,它需要这片土壤的培养,就像是阳光,我们安城也需要阳光,阳光来了,雾霾也都消散了,当然,如今的地产需要这束光......。”李思航将楼市比作当今的雾霾,用阳光比作品牌,当然不论是创新还是说法,甲方肯定都喜欢这样的方式。

而李思航最厉害的还得是他对推广和渠道的战略配合,“其实,德海在我们这个行业是不陌生的,全国地产TOP前二十,世界五百强,当然,地产只是它其中的一部分产业而已,也曾荣获过鲁班奖、金瓴奖等,知名也不缺乏责任,08年汶川地震也曾捐款过千万。但来到安城,老百姓却不一定了解,所以,我们需要用话题去炒热,从市井开始,让安城遍地充满德海之光,”

从少年,《阳光行动》让青少年画出百米画卷的行动,绘制安城的明天,从中年人的《绿跑行动》让安城举办第一次马拉松,再到老年人、残障人士及二战老兵的《有光行动》,从公众事业,多方面衬托德海的存在,最终用一场北城之光的《暮光之城》打开“谁说安城没有夜生活”的话题。

没有一个活动像杨辉那样的大手笔,但也一点不缺乏热度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他的系列思维逻辑做的很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