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小时候,那一座座山(1 / 1)那个女孩的成长首页

小时候,家后面的山说高也不高,没有郁郁葱葱的大树,好像山上的树每年都来不及长高,总有一把山火会把他们点燃。大树烧成小树,小树慢慢也不见,剩下长势喜人的芦苇。

这些路最开始都是由零散的石头镶嵌在黄泥地组成的,凹凸不平,却别有一番风味。路不宽,狭窄的地方只能容得下一人,宽敞的路段也能容得下几个人一起嬉戏。

爬山累吗?一点都不累,我们甚至可以围着一个石墩玩一下午,在石墩上攀爬,捉迷藏,追逐打闹。孩子们每次总能毫不费力的爬上山顶,在山顶开展活动。我们那座山顶建了一个凉亭,它是我们爬上山顶的动力,一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成功,先到达山顶的人会有种莫名的优越感。二是到达山顶,就意味着凉爽,意味着可以休息玩耍了。最先到达的那几个,就会大声向还没爬上来的小伙伴嚷嚷,“喂……你们爬得好慢啊……”这种声音响透山谷,传向远方,然后再回音到你耳朵里。

凉亭的名字叫念慈亭,上联:念父念母念祖德,下联:慈心慈意慈善人。这是小时候先人最先教会我的慈善之心。亭子的旁边有条小路,还是黄土地,我们在这条路上往返追逐,玩得满头大汗后游戏终止,嬉戏回家。

更多时候的爬山,是周末放假我们几个成群结队约好去山上接“仙水”,山那边有个庙宇,名字叫“王母娘娘”,听说王母娘娘保佑一方平安,喝了那边的山泉水,就能平安健康,乖乖听话,孩子们特别信大人们的话,一到周末就约好第二天早上五点出发,一大早四点多就会有人起床,然后挨家挨户去窗边叫齐人一起出发,有些人一叫就应,有些人叫半天都叫不醒,这个人最后都会被人嫌弃。年龄小的拿着两个小矿泉水瓶,年龄大点的就拿着大百事可乐瓶子,当时有个更大点的姐姐,直接用扁担挑着两个大水桶,我们都好生羡慕,到时她可以接那么多水。无奈自己体力不支,还是拿小的吧,不然接好了水都没力提回家。这仙水还真不好等,主要是要早,稍微晚点还排不上队,小朋友们还可能会被大人排挤,有一次我就被一个大胖子插队,直接一个手指把我撩开了。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在竞争对手面前的无力感。迫于无奈只能乖乖被他插队。这水还特别小,因为它是从石缝里流出来的山泉水,只有一条水路,总是要等很久,我们都能耐心的等着所有人打好水一起回家,真不知道哪来的团结与毅力,特别是还得走路一个小时才能到家,这路上,这沉甸甸的水,真的提得好累,为了这两口仙水,孩子们也真是够拼的,也许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河水被慢慢污染后,捞蚬仔(贝壳)的活动就到了山上。那时山上建了一座发电站,发电站排水的沟渠里总是有很多贝壳,为了这些贝壳,我们总能凌晨四点起来,爬上这座山,趁发电站排水前(发电站8点上班)捞到自己想要的贝壳。我们沿着沟渠一路玩耍,快的人收获总是颇多,总是会令人羡慕。这么小,竞争努力的种子就在我心里开始发芽。原来,要有收获就得早起床,要掌握技巧,要努力的捞才能有收获,才能获得令人羡慕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