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悻悻揣起钱,悻悻走出饭店,对小聿说:“你带粮票了吗?”
小聿也摸了摸衣兜,说:“半夜三更急着跟你出门,爹只匆匆塞给我十几块钱,别的什么也没带!”
其实小聿不知,即使她不是半夜三更出门,他爹也不会塞给她粮票,因为农村人只有口粮不发粮票,之所以不发农村人粮票,就是为了防止农村人无序流动,毕竟那个时代,城市好多年轻人还待着业呢。
但农村人逢年过节或是家有小孩的,需要买些桃酥月饼饼干之类,这些东西也要粮票,城里有亲戚的,就用白薯土豆白菜这些自留地里出产的东西向城里的亲戚换,但表面上不说换,是礼尚往来。
其实更多的人没有城里亲戚,需要粮票只能在黑市上买,买卖粮票犯法,所以黑市上的粮票很贵,两毛五一斤,这个价格比一斤馒头还贵……
金九这算是带着小聿私奔,如果第一天就让这个女人挨饿,显然尴尬,他下意识地回头四下张望,忽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李建国?”
其实李建国早就看见了他,只是不想请他吃饭,才故意躲着他走。
但听到金九喊他,只得走过来,假装惊异:“诶呀,是你啊?还没吃饭呢吧,走,走,到家吃一口!”
“这个……不了,我们在这儿凑合吃一口,改日去你家!”
金九说这话,可不是出于客气,因为在这个时候,李建国是他唯一能够着的城里人。
“行!行!随时恭候。”李建国敷衍着,提着两根油条向外走。
金九对着他的背影喊:“你不是还在铁道边的房子住吗?”
“是,还在那儿。”李建国说着,走出了饭店。
金九生怕错过这个城里的熟人,又大声说:“星期日我去你家拜访,那天别出门啊!”
“嗯。”李建国回答得并不热情,显然他是不太乐意金九去他家,这也难怪,在那个年代,城里人的住房普遍比较窄小,所以领地意识非常强,这是动物的本性。
李建国望了一眼电线杆子下面的小聿,大概已经猜到了是谁,但他没有上前说话,低着头匆匆地走了。
金九再次走进饭店,他站在人群后边,像是在等人。
不一会儿,一位五十多岁的汉子手里提着个暖水壶走近饭店,看装束,应该是哪个单位的老工人。
“老郑?”金九认出了来人,他是坤山火车站第二货场看大门的,金九在那里做搬运,上下班经常看到他,但只是很少说话,毕竟人家是正式工,后来老头退了休,就再也见不到了。
“你?你是?”老郑显然不认得金九。
金九这才想起这是一九七九,前世的他此时还没有走出南平坝。
“对不起,我认错人了。”金九只能这样说,然后后退一步,示意老郑排在自己的前面。
老郑善意地点了点头,以为这个年轻人懂礼貌,也没客气,就站在了金九的前面。
“大叔,能卖给我两斤粮票吗?”金九扯了扯老郑的衣襟。
“两斤?我可能没有那么多。”老郑从衣袋里掏出几张粮票,有半斤的有二两的,他捡了两张半斤的,又捡了两张二两的,给了金九。
金九不知道这个时代两票多钱一斤,他从衣兜里掏出十块钱。
其实国家发给市民两票是不要钱的,是按着等额度扣除供应的粮食,市里人工作清闲,饭量小,所以供应的粮食略有结余,将结余的粮食份额兑换成两票,流入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