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获重用(1 / 2)俗人俗聊史记话外话首页

四年后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又过了七年,赵国迎来了事关国运兴衰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秦国与赵国战略决战。

赵孝成王七年,秦国名将白起和赵国名将廉颇在长平对峙。此时,赵奢已去世,蔺相如也病重。廉颇抗秦,屡战屡败,最后退营不再出垒应战。即使秦兵一再挑战,廉颇依然相应不理。

战争进入了焦灼状态。双方均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兵力势均力敌,一时难分胜负。

此时正是考验双方主将和王的关键时期,将在前临机决断不能有错,一错溃之千里;王镇守后方指挥不能乱,一乱军心失散,必败无疑。廉颇御敌策略打不过就躲,保存实力,等待秦军破绽;秦军劳师远征,贵在速战速决,要不然辎重和补给成最大的考验。

秦王赢政采纳李斯反间计这时候排上了用场。“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後。”

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著名人物能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把他们杀掉。这些都是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的计策,接着,秦王就派良将随后攻打。

多么阴险的计策,让憨直的廉颇遇上了,不对,应该是赵孝成王中计了,廉颇是受害者。又是一个孩子不如爹的!

赵孝成王也急两军对阵久不见分晓,况且廉颇还一再战败,恰好有人进谏,说秦国最忌讳、最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国的统帅。赵王信以为真,用赵括代廉颇抗秦。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悲哀的是,赵括例外。但,门里出身自会三分,只是皮毛,虚名而已,但赵括还是有点胆量的,最后四十万大军弹尽粮绝,带头冲锋陷阵战死,也算为他爹赵奢留了点脸面。将一亡,兵无主,必败无疑。

廉颇、蔺相如、赵奢同朝为官,彼此熟悉了解是基本,了解同僚的儿子赵括也在情理之中。

作为赵奢同僚蔺相如,赵王重用赵括,下一代获重用理应极力推荐,但蔺相如很清醒。同僚之情与四十万赵军,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于是,他向赵王谏言,陛下仅凭虚名而任用赵括,这就像用胶漆黏住弦柱然后才去弹瑟一样啊(不牢靠,不靠谱),他只会念他父亲留下的兵书罢了(纸上谈兵),并不能体悟战略上因时因势而运用变通(缺乏实战经验,没有理论联系实际。)。

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专家孙武著《孙子兵法》,开篇就》“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人民的生死和宗庙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