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怕自己会忍不住笑起来。
55岁的威廉·肖恩翻看着手中的数据,耳边听着布尔德的讲述,脑子里在思索霍安资料以及关系网,并且构建他的性格。
很快,一個长相英俊,口才极好,很会哄女人的年轻人形象就出现了。
“兰登,我记得这个作者除了这部小说,还投稿过两篇对吧。”
威廉·肖恩打断了布尔德的自夸,直接问出了主要点。
“是的,肖恩先生,一部越狱题材的,还有一部也是推理小说。不过都是篇幅过长,前奏叙事太平淡...”布尔德想也没想回答着主编的话,并且还解释了一句。
威廉·肖恩微微点头,很快明白这是布尔德的托词,或者说这不是主要原因。
威廉·肖恩26岁进的纽约客,如今过去快三十個年头,怎么会不清楚这里面有其他猫腻。
先不考虑低不低俗,单就一位第一部作品就呈现畅销的作者,不管是因为什么缘故畅销,他的下一部小说只要不是太烂,必然会第一时间过审。
再联想到霍安早期的推荐人以及近期的一些传闻,威廉·肖恩很快就明白为什么没有过审的主要原因。
至于,这部小说为什么能这么快过审和刊登,威廉·肖恩不怎么在意。
他在意的是小说的质量和销售情况。
想到此处,威廉·肖恩朝着布尔德说道:“我记得下个季度的出版名额还没定下来?”
“是的,不过月底应该能出来,您放心不会耽误....”布尔德点头应道,话还没说完就愣住了。
由不得会惊讶,《纽约客》在每个季度都会挑选1到3部本季度的作品进行出版。
但这是有条件的,而且条件极为苛刻。
作品本身的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这样才能服众。
然后就是作者的名气,有名气的作者才能让订阅过的一部分用户,第二次购买,这样才能保证最基础的销量。
接着,作品在刊登过程中必须达到一定量的销量。
也就是新增订阅用户的基数,以及临时销量。
特别是临时销量,这个注定着小说在出版之后的销量。
所以,布尔德在明白威廉·肖恩这句话的潜在含义时,才顿住了嘴。
也就是说,在威廉·肖恩眼中这部推理类的小说,是有望出版实体作品的。
威廉·肖恩没有理会布尔德,而是合上文件夹,淡淡的说道:“那就再等等。”
“好的,肖恩先生。”布尔德应道。
下了会议,布尔德笑着跟前来贺喜的几位同事打完招呼,来到办公室,查看起早上没来得及看,市场部送过来关于《沉默的羔羊》回馈信。
此时的霍安尚不知情,不过就算知道也来不及顾忌太多。
“大舅哥”亨克终于登门了,让霍安意外的是他是一个人过来的,就连保镖都没让上来。
更让霍安没有料到的是,亨克早不来晚不来,翩翩要选择这个节骨眼上。
他正教米歇尔演技的紧要关头。
这次米歇尔扮演的是一位年轻妻子的邻居,因为出门倒垃圾忘记带钥匙被关在屋外,又恰逢大雨淋湿了身。
霍安这位羞涩单身邻居请她进门暂时等候开锁的人,并且提供了毛巾和热水。
两人在屋子里闲聊,年轻的女邻居米歇尔说起了丈夫经常出差,长期饱受冷落而郁郁寡欢。
正好强壮的男邻居也单身很久,于是上前替女邻居的丈夫安慰安慰他的妻子。
就在两人欲说还休,你推我进之时,门被敲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