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陛下,没有人过来。”一个尖嘴猴腮模样的人,贼眉鼠眼的站在一间布置成灵堂模样的大殿门口,转身开口朝着大殿内跪坐在那里的一个看模样颇有威仪的少年说道。
听到这个声音,那个少年跪直了的身体瞬间瘫痪了下来,坐在地上休息。
开口有点抱怨的说道:“黄皓你说,为什么祖宗规定要守孝这么久啊?累死朕了。”
门口那个穿着像是宦官模样的人自然是不敢回答这种敏感的问题。而是讪讪然地笑着说道:“陛下,抓紧时间休息,奴婢帮你望着呢。”
章武三年春,刘备于白帝城永安行宫病逝,临死前托孤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
次月,灵柩运回成都府,时值皇太子的刘禅加冕为帝。
自光武帝后,儒家大兴,按照汉制,儿子当为父亲守孝三年,经过“文景之治”不断的简化,作为皇帝,不需守孝过久,“以日代月”,只需守孝27日。
此时春日刚刚到来不久,还有余寒。
刘禅刚刚登基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整顿朝纲,而是为父汉昭烈帝刘备守孝。
朝堂自有相父诸葛亮打理,自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享有开府之权,能对朝廷之事便宜行事。
刘禅此刻跪在灵堂一边等着客人的祭拜,等人走后,就在贴身宦官黄皓的放风之下,坐在一旁休息。
早年随军留下的病根,加上性格上的弱点,让刘禅成功达成了文不成武不就的光荣成就。
刘禅坐在灵堂前面休息,看着眼前父亲的遗像,就想到了记忆里父亲的模样,虽然画师并未画的很传神,但是在刘禅的脑补之中,仿佛看到了父亲失望的眼神。
刘禅的性格软弱,只会随风逐流。这些年遇硬则软,欺软怕硬,自然就更加的倾慕自己的父亲刘备。
这些日子里,在失去了自己最大的靠山之后,刘禅连最喜欢的饭食都比平时少食一碗。
思绪万千,然而随着一阵过堂风吹过,在倒春寒的压迫下,刚刚继任蜀汉皇帝不到一个月的刘禅,因多日思虑成疾,在父亲的灵堂守孝的时候病倒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蜀汉已经经不起这样的变故了,群策群力,可是刘禅这次的病情却很是严重,一病不醒,哪怕是请到成都府最出名的大夫来也无济于事。
在迷迷糊糊的睡梦之中,刘禅似乎看到了父亲刘备那宽厚的背影,在看到脑海里的刘备渐行渐远的身影,刘禅大声的叫了出来,“父亲,不要走,不要留禅儿一个人。”
于是经过贴身宦官黄皓的嘴,整个行宫都知道了皇帝思慕父亲而重病不起。
而在第一时间就来到这里的丞相诸葛亮看到这个情况,立马就下令严禁把蜀汉皇帝刘禅病倒的消息传出,于是很是庆幸的是,蜀汉皇帝一病不起的消息还没有传遍成都府。
而多日救治不醒的刘禅,让刚刚经历过大变故的蜀汉帝国却是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虽然刘禅不是刘备唯一的儿子,刘备还有二子,刘理和刘永,但是还年幼,刚刚蒙学,肯定是不能担起大任的。
但是在刘禅长期昏迷不醒之后,以尚书令李严为首的世家子,已经是有了其他想法,当然诸葛亮尚在,无人敢有大的作为。
而更让人庆幸的是,在二十日之后,蜀汉皇帝刘禅终于醒了过来。
“咳咳咳。”在一阵咳嗽声中,病床上的刘禅有了动静。
听到这个声音,站在一旁这些天极度担忧的陪侍宦官黄皓却是喜出望外,他惊喜的用他那标志性的尖细声,大声的朝着宫殿外面呼叫道:“陛下醒了,陛下醒过来了。”说完已然是落下了眼泪,作为陪侍,如果刘禅死了,他大概率是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