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传道授业行乡里,悬壶济世渡众生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清晨,旭日临窗,大河涛鸣。竹峪村的私塾里,一位老者,在院子里踱着方步,抑扬顿挫地吟诵着(宋.苏轼的《霜筠亭》)。
私塾位于凤凰村的庙宇内。庙宇背村面河,三间土坯瓦房。教室正前方,是孔圣人的画像。两边有条幅,分别写着“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字样。下方讲台上放着一张古色古香的课桌,桌上一方砚瓦,一支毛笔,一把戒尺。讲台下摆放着二十来张课桌,靠近讲台的是矮凳矮桌,后边的是高桌子低板凳。
这是自行设馆招生的私塾,不拘姓氏,不分贵贱。只要愿意,都可来此就学。因此,三里五村的人家,大都愿意送子到这里来就读。
这是一所蒙馆和经馆兼有的私塾。蒙馆是儿童班,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资格。蒙馆学生年龄多在在七八九岁到十一二岁之间,学的是《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之类的,主要是教儿童识字用书,对儿童进行伦理教育,推行社会教化活动。对学生背书的要求特
别高,读书是私塾学生的主要活动,私塾在条规中要求学生:“每日读生书,诵读百遍。”
经馆的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大多忙于举业,多是富家子弟。粗通“五经”,精读“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