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9】武氏配太庙(1 / 2)唐宫如意天首页

武士彟在外做官,家里事,继室杨氏可谓是没有让武士彟操心一点半点,悉数料理得妥妥当当。

而时年结亲风俗,“亲上亲,辈辈亲”,武士彟原配相里氏也不能免俗,临终的时候便替她亲儿在娘家定了亲:

回头,继母杨氏还没有说话,身为亲爹的武士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让继室杨氏在她的宗亲家族里,替他长子再找的儿媳妇,高门长媳。

考不中进士,别说“榜下捉婿”,门荫入仕还得等。

身为亲爹,武士彟仕途顺遂,续弦杨氏,与杨氏宗亲乃至李唐宗亲走动更多。原来相里氏定下的儿媳妇,她母舅家的女儿,便怎么看怎么透着一股小家子里的世俗小气:

明明是武士彠自己儿子不争气,来了长安国子监都考不上进士,做不了官,儿媳妇还是商贾人家出身的。这“士农工商”的封建阶级鄙视链,一个出身一个台阶,武士彠越看越不中意,索性就寻了长子武元庆直说:

“这家业,你是打算拱手让给你二弟?”

“爹。”武元庆吓了一跳。他,身为长子的他,当然不愿意。

“记着你今天的一番话。”到底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儿子。武士彟说,“这恶人,我来做了。父母之命,你娘倒也记得清楚。父母之命。”

回头,武士彟跟继室杨氏说。

“我的长子,到底是读了圣贤书,要做官的。”话里颇有元配相里氏瞒着他许婚的几分不是。

元配相里氏,娘家在晋地汾也算大户人家,跟武士彟家族原也是门当户对。当然,等到本地纷传其夫武士彟在京城做高官,皇帝跟前,一直留在并州老家的相里氏却生了场大病。

正值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前后。家在晋汾阳的相里氏不知道那些,独自在家照看两个儿子,这上有老下有小的,到底被人说得不舒坦,几次去信又托娘家兄弟带口信,理由从儿子病了说到她自己也病了,却不想自己真的大病一场。

病得人差一点就没了。

苦候人不还的相里氏,大病一场,病一好索性就替两个儿子张罗亲事:

一开始,只说是儿子孝心,是要给病中的她“冲喜”。

“冲喜”,是古代流行的一种民间婚俗,其年代久远,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其源头原本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中长辈久病不愈,遂让儿女尽早完婚,以期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是为“免病消灾,双喜临门”。到底,逼得其夫武士彟自京城长安回到了晋地汾这个小地方。

“去,给你阿大斟酒。”元配相里氏端坐高堂,收拾得体面不输身侧身着喜袍的长子长儿媳,见到已经是唐禁军里在皇帝跟前护卫的武士彟,遂招呼身侧长子长儿媳去给匆匆而来的武士彟看座,斟酒。

是为唐武德元年到两年间。而汾阳有好酒,就产自元配相里氏出生地大相村小相村附近的杏花村(镇)。唐诗人杜牧曾写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继室杨氏会做人,就像是这些年武士彠的两个儿子逢年过节的回去,武士彠不回去,杨氏便借口女儿还小,也不曾回去。不曾想,后来,老家并州又送来了两个他的侄子。

长安的宅邸里便有了四个少爷。继室杨氏冷眼旁观,在她进门之前,武士彠就已经四十四岁,一早成家立业,跟前又养了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