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那一晚晚饭时被师妹问道结婚的问题时是林孜产生结婚的念头和想法的开始,那么在那晚收到赵仪的“我不会离开青城”的消息是林孜萌生分手念头的开始。
在后来写给赵仪的第二封信中,林孜也自述了自己从那一晚产生分手念头后,一直到见赵仪父亲的心路历程。在这期间,林孜有两个星期的时间昼夜颠倒,白天睡觉,晚上熬夜写论文,吃喝住在赵乐的办公室里,碰上一同熬夜写论文的楚离,约着另一位同学一同吃了一顿凌晨一点开始的火锅,是那半个月唯一一顿还不错的伙食。
而赵仪,对这两个星期是全然不知的。
林孜并没有告诉她有关他住在办公室,昼夜颠倒写论文的事情,赵仪只认为林孜晚上熬夜,白天睡大觉,毕业论文写得拖拖沓沓迟迟完不成。
“硕士毕业都困难的人,还想读博士?”
等到林孜写完毕业论文后,系里要抽选送审,送审分为多个档次,有教育部送审,有校级送审和院级送审。看名字就知道每个送审的档次和严格程度是不一样的,虽说有两次送审的机会,但是谁都希望自己是最后一个院级送审,这样评审的老师都是自己上过课的或者见过面的老师,甚至可以是导师选定的关系好的老师来评审,这样完全不会收到什么恶评或差评,简单应对修改便可以取得答辩资格。
但名额总是确定的。
在还没有确定名额之前,可以有学生自愿报名,来申请教育部送审,作为奖励,在评选优秀毕业论文的时候会有很强的说服力,基本上也会内定优秀毕业论文的名额。
“如果他们让你去送盲审(教育部送审),你要跟他们说好必须把优秀毕业论文的名额给你定好。”在去商定如何决定送审名单时,赵乐对林孜说道。
负责名单选定的老师是刚来一两年的一个年轻老师,来做这件必定得罪一些人的事情。他的第一步策略是去鼓动获奖获优尤其是拿了国家奖学金的人去送盲审,但有一两个极度抗拒,一直以自己论文太差而拒绝,因为和这个年轻老师也互相熟悉,他也知道,这些人靠的是一些竞赛活动和加分才有了这种奖励。于是规则改成了:“考虑学术能力强的学生”,这个标准得到了不少同学的支持,包括楚离。
学术能力强不强,第一评判标准就是论文发表,而整个班中,在送审这个阶段,只有林孜和陈洁发表过论文,这下让林孜如坐针毡。
但很快,因为鼓动和鼓励并没有奏效,而林孜也极力拒绝任何同学的劝说,在他看来,劝他去送盲审,如同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