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将军百战死 可怜梦里无归人 (三)(2 / 2)帝业君歌首页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李承文默默地吟诵着前朝诗圣的悲壮诗篇,每一句都像是针尖般刺痛着他的心。小时候,阿爷教他这首诗时,那些关于战场惨烈、百姓疾苦的描绘,对他来说只不过是遥远的故事。可如今,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他才深刻理解了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滴泪。

他的心中充满了悲痛与无奈,不仅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感到悲痛,更为当今朝廷的无能和皇帝的怯懦感到无奈。这场战争,原本就是可以避免的,却因为皇帝的一己私欲,让无数将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回想起出征前,二弟承云对他说的话,李承文不禁感慨万千。

“大哥,当今皇帝昏庸无能,这次北征更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就擅动刀兵,此战必败,而且此战一败恐怕将动摇大楚国本,大哥,你在战场上万事小心,一定要保全性命。”

承云一向被家人视为混世魔王,打小时候就不服管教,经常说些离经叛道之言,小时候就经常被父亲责罚。但是承云的话,如今一一应验,大楚大败,国本动摇,这一切都如同承云当初所预料的那样。

李承文不禁流下了悲痛的泪水,为那些逝去的生命,为那些破碎的家庭,也为自己的无力和被朝廷所利用的愤慨。他心中明白,这场战争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挫败,更是大楚朝廷腐败无能的体现。

“大郎!快看前边,有骑兵冲过来了!”狗子紧张地回头喊道,手指向雁门关方向。

李承文闻声抬头,只见数百骑楚军正迅速接近,马蹄扬起的尘土在空中弥漫,仿佛一股风暴即将席卷而来。他们的军服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彰显着楚军的威严。

看着越来越近的骑兵,李承文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这些骑兵的到来意味着他们终于回到了大楚的疆土,但同时也让他想起了那些永远留在战场上的兄弟。

“是我们的人!”李承文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他们应该是从雁门关出来的守军,发现了我们。”

狗子闻言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太好了!我们终于回来了!”

随着骑兵的靠近,李承文等人紧张地等待着。当先一骑飞驰而来,骑手紧握长枪,眼神坚定。他来到李承文面前,勒住马缰,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高声问道:“你们是从北疆回来的兄弟吗?”

“正是!”李承文挺直胸膛,大声回答,“我是北疆前军斥候营第三队领军百户李承文,这里是我的印信,请告知守将大人,我有重要军情。”

“好!”骑手结果印信,再仔细确认是真的后,立即对李承文说,“快随我们回关内吧!把你们所知道的都告知守将大人!”

随着沉重的雁门关关门缓缓打开,李承文一行人踏入了熟悉而又陌生的故土。关门内外,景象截然不同。关外是苍茫的北疆,关内则是繁华的大楚。这一刻,他们仿佛从死神的魔掌中挣脱出来,重获新生。

然而,李承文深知,这份安宁只是暂时的。鞑靼人的铁蹄并未远去,他们南下的野心从未改变。如今,大楚北疆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雁门关作为最后的屏障,能否守住尚是未知数。

他回头望了望那些跟随自己九死一生回来的兄弟们,他们的脸上虽然带着疲惫和伤痕,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无论未来面临怎样的挑战和困境,他们都会并肩作战,为了大楚的安宁和百姓的福祉。

“狗子,传令下去,让兄弟们好好休息。”李承文沉声说道,“但也要让他们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我们虽然回到了大楚,但战争还远未结束。我去见守将大人”

此刻燕楚正在县衙和县令一起布置雁门关的城防,同时安排民夫加固城墙,此时亲兵进来说道“将军,有一队楚军残军回来了,人数大约有四十多号人,领头的是一个斥候队的百户,说是有重要军情告知将军”

燕楚焦急地在雁门关的议事厅内踱步,一听到有北征军的残军回来,他立刻停下了脚步,急切地问道:“人在哪里?快带他们来见我!”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与紧迫。

此时,雁门关的兵力严重空缺,燕楚无法派出足够的人手深入草原刺探军情。因此,任何从北疆回来的将士,都可能带来关于草原和鞑靼人军队的最新消息,这对于制定防守策略至关重要。

正想着,议事厅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亲兵带着一个衣甲残破的年轻百户走了进来。那百户虽然满身疲惫,但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一步一步走到燕楚面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末将李承文,参见燕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