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赵把式恰好要赶车出去,杜云亭给了他几个铜板嘱咐他将少年带到青云镇。
赵把式以为少年是杜云亭家的亲戚,什么也没问,满口应了下来。
自始至终,少年都未曾说过一句话,他背着杜云亭给他的包袱,里面装着些干粮和铜板乖巧的上了马车。
“你自求多福”
透过车窗杜云亭留下一句话,转身回家。
赵把式扬鞭,马车不多时便跑出了半河村。
“听闻那孩子什么都不记得了,你说他一个九岁的娃娃往后要如何生活呦”
回去的路上王桂花边走边叹息。
杜云亭心里起了一阵烦躁,加快步伐回了家。
回屋后她将门关起来,倒头就睡,等醒来,外面已经是黛色黄昏。
拉开门,落日苍茫,远处传来几声归雁鸿鸣。
赵把式赶车回来恰好经过她家门口,她将人拦了下来。
“如何了,赵大哥可有将人送到”
“大哥办事你放心,那孩子在青云镇东街下的车。只是他好想不记得家门了,在原地站了许久才离开的”
“哦,那就好”
杜云亭转身进屋。
“那孩子是真的乖巧,一路上一句话都不说,怎么看都跟你不是一个德行,瞧着不像是你的亲戚”
赵把式一得意便忍不住嘴碎,趁机揶揄了杜云亭一嘴。
原本他以为杜云亭会想往常一样停下来与他斗上几句嘴,只是这一次杜云亭却没有理会他,径直回了屋子。
赵把式讨了个无趣,搔了搔脑袋讪讪的走了。
几日后,又到了杜云亭去镇子上的时间,她卷好包袱出门。
小帘赶着点跟了出来,杜云亭无奈。
“我娘同意了的”
小帘先她开口,将她要问的话堵了回去。
这孩子是魔鬼吧,杜云亭忍不住腹诽。
到了青云镇摆好摊,杜云亭将怀里的杂谈翻出来是才发现她走的急,带了本看过的。
“小帘,你先在此处看着,我去书铺里一趟”
日子实在无聊的紧,不看杂谈,她怕她撑不到傍晚收摊。
嘱咐好了小帘,她便去了临街的书铺。
只是那间书铺今日关门,暗骂一声倒霉,扫了一眼在摊前应付自如的小帘,杜云亭去了后街街远一点的书铺。
书铺的先生与她不熟,是以并不招呼她,她乐得清闲,自己在偌大的铺子里转了起来。
“听说了吗,莫家出事了”
“莫家?临川莫家?”
“这世上还能有几个莫家”
一排高大的书架后站了两个人,平常百姓打扮,一边翻着手里的书一边兴致勃勃的谈论着什么莫家。
见二人一幅了不得的表情,杜云亭来了兴趣,将耳朵贴了上去。
“临川莫家,江湖铸剑世家,氏族百年几代,铸出了多少名剑,未曾想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其中一人叹息。
杜云亭听得云里雾里,所以莫家到底出了何事?
她一边摇头一边想书架后那人讲故事着实没有茶楼里堂口的先生讲的好。
“可不是,听闻一夜之间惨遭灭门,一族百余口人伤到耄耋老人,下至黄口小儿无一活命”
“也是这青云镇离的远,消息闭塞,听闻都是一个月前的事了”
太惨了,太惨了,杜云亭忍不住抚了抚胸口。
目光扫到了一本名叫《江湖杂谈》的书上,眼睛一亮将书拿了起来。
“那你可知莫家为何会遭此祸事”
“听闻是淮阳杜家所为,来来去去不过几大家族之间的腌臜事,算了算了,跟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也没什么关系”
啪的一声,杜云亭手里的书掉在了地上,惊醒了书架后谈话的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