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梁友山如约而至,张德志和五个学徒都在工作室中等他。
看到吴过给他的大演草,梁友山很是满意。
谷胜看到草图的时候也大为震惊,也特骄傲,吴过总是能给他惊喜。
他给吴过打印的七八张照片,竟然都被吴过用炭笔临摹下来。
他都不知道吴过什么时候学会了素描,从整体到局部,每一张图都做了尺寸和说明,还附有清晰的工期和制作流程,在大演草的尾部,吴过还贴上了谷胜的照片。
而且吴过设计的工艺流程,也很让他大开眼界:
并不是他想的会用几袋子泥放到一起塑形,烧制,而是逐节烧制,然后再同时组装。
一些树木的纹路和昆虫也精确到了毫米以下。
梁友山说了好几次“妙”,之后他跟张德志在房间里拉扯了一下定价,最终决定和他们签订书面协议,合同盖章生效后,马上进入制作。
第二天梁友山就启程回广,一周后盖章的合同也邮递到了张德志的工作室。
合同到手次日,那边就痛快地付了一百二十万定金。
对于定金的数字具体几何,吴过是不知道的,他也不在乎。
而且为了这个作品,张德志也答应他在工作室放了一张自己的泥凳,但是仍没准他刻一套自己的印鉴。
不过有了泥凳,至少是承认了一个抟壶人的身份,吴过很知足。
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始进入试验和制作中,因为半年后,梁友山要验收第一期工程,时间上还是有些紧凑的。
其实做枯树并不复杂,就是抟壶筒,组接身筒而已。
就是做蚂蚁的变数比较大,特别是如果做的很小,细小的蚂蚁腿进窑的时候会经常断裂。
冬春之交的时候最难熬,因为干燥,风也大,吴过的泥凳在靠大门的位置,有时候一阵风吹过来,蚂蚁就干裂了。
吴过反复尝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地把蚂蚁跟树皮粘合固定。
所以他不停地试验,大概做了六十多次尝试,才终于渐入佳境。
成功率也在不断上升。
后来他就把做蚂蚁的时间,固定在了深夜这段时间,更深露中,湿度适宜,而且风也相对少,对于做紫砂微雕是黄金时间。
吴过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埋头做蚂蚁。
白天的时候,拍泥抟筒,空了还做些工具,他甚至为他的小蚂蚁们做了一个小小的“套缸”。
不过这个套缸,只有水盂大小。
底部放些保持湿度的海绵,上面用了一层首饰盒里固定耳钉的纤维垫条,这样晾干的蚂蚁能避免磨损。
专门为存放紫砂蚂蚁的套缸,最多可以承载一百只蚂蚁。
而且随着技艺的纯熟,吴过手下的蚂蚁越捏越小,最小的竟然能达到四毫米,做到了跟普通蚂蚁的身形近似的尺寸。
垫板是用了陈兴顺女朋友淘汰的首饰盒。
陈兴顺清明节的时候回过陶镇一次,还带了他女朋友,一齐跟谷胜和吴过小聚,谷胜也带了自己的女朋友。
席间,他还很开心地跟两位好兄弟宣布,过了端午节,他大概就要结婚了。
陈兴顺算是衣锦还乡,他好像是在一家手机的技术研究所做一些外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