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2 / 2)奠香魂首页

李振钧连连点头:“父亲教训的是!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停了一会,李长森接着说:“那日你在龙门寺说到老子和孔子。可是你知道他两人的学说为何不同吗?”

李振钧恭恭敬敬地说:“愿闻父亲大人教诲!”

李长森看了李振钧一眼。说道:“老子曾经做过周的守藏室史,也就是替周王室管理图书的官员,才得以博览群书,最终形成了他的《道德经》中的学说。他提出的‘道’,无所不包,涵盖天地人生;无所不为,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无为而无不为。可以说,他的学说是他博览群书后去粗取精而形成的。他的成就的取得,与他的智慧和经历都有关系。而孔子没有老子那么好的机遇,但是他聪明好学,不耻下问,又在周游列国中接触到列国的现实,也形成了自己的以‘仁’为核心的学说。由‘仁’而衍生出‘克己复礼’等观点。他们的学说和而不同。可以说,孔子对老子的学说有所继承,又有所取舍,还有所增益。但我们肯定孔子时,不能否定老子;肯定老子时,也不能否定孔子。这才是应该有的态度。其他诸子也大体如此。既互相批判,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自成一家。至于时移世易,在孔子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儒家,在后代又不断被推陈出新,受到历代朝廷的推崇,自然有其道理。当然,后人是不是超越了孔子,是不是歪曲了孔子,则又另当别论。你说呢?”

李振钧静静地听着,深为父亲的言论所折服。他曾经以为父亲只知道埋头做事,却不会去思考什么高深的道理。如今看来,父亲恰恰是先知而后行。而自己却只会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甚至还有些瞧不起父亲,无故顶撞父亲。李振钧越想越觉得自己对不起父亲,于是惭愧地低下头,真诚地对父亲说道:“父亲,都怪我一直误会了您,请您原谅不孝之子的莽撞!今日受教,终生难忘。”

李长森没想到李振钧今天不但没有同他辩论,反而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似的,主动认错,请求原谅。于是,慈祥地说:“儿啊,读书不一定要做官。但是,一个人要想有所建树,离不开刻苦攻读,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当今而言,翰林院不失为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但是翰林院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如果能够终生在那里做做学问,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啊。”

李振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父亲所言极是!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李振钧失眠了。不是因为痛苦,而是因为兴奋。他心里想,要是妻子在家就好了,他急于要把自己听了父亲教诲之后的醒悟和喜悦分享给妻子。他想,妻子听了也一定会为他高兴!

翻来覆去了一阵,看见地上月光如霜,他干脆翻身起床,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月光如水,夜色空明。他的心里似乎也明净了许多。

他重新点上蜡烛,拿出一本《道德经》和一本《论语》,对比着读了起来。

不知何时,李振钧竟趴在书案上睡着了。

恍恍惚惚之间,李振钧似乎到了大海边上,又似乎是飘在云端。他正在不知所之的时候,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喊着:“我在这里——”,他四下里张望,不见人影,抬起头来,但见头顶上方飘着一朵五彩祥云,上面站着一位衣带飘飘的女子。那是谁?难道是她在喊着?就在他疑惑之际,头顶上又传来了声音:“夫君,是我!六六三十六……”李振钧再次抬头望去,果真是妻子!只见汪正珠站在祥云之上,衣带飘飞,正在往上飞去。李振钧急忙喊道:“再生,你别走!等等我!”可是自己的双脚好像被钉子钉住了似的,怎么也拔不动,而头顶上的祥云却仍然在飞升,渐渐远去。汪正珠的声音也越来越小了:“夫——君,我——先——走——了——”!说完,只见汪正珠随着祥云正飘向远方的一座朱红色的楼台。李振钧急得大叫:“再生啊,等等我!”这一叫,竟然把自己惊醒了。

李振钧抬起头来,才发现自己趴在桌子上做了一个梦。他心里疑惑着,“六六三十六”?他却怎么也猜不透。

从这天起,李振钧的心里总是惴惴不安,让他坐卧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