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重阳登高龙门论道(1 / 2)奠香魂首页

转眼间,东篱的黄花已经爆蕾,静静的夜晚可以闻到一阵阵的幽香。节近重阳,李长森把李振钧叫去,商量说:“燕生,去年重阳节我们去了龙门寺登高,今年还去不去呢?”李长森担心儿子心情不好,不愿意去。

李振钧听懂了父亲话里的意思,想都没想,就回答说:“父亲,只要您乐意去,我当然乐意陪着您去。我明天约一约小兄弟们,再让人跟住持打声招呼,送些银子去,让他好好准备一下。”

李长森满意地笑了,点点头说:“好的!就依你的,约上他们一起去吧。”

本来嘛,县衙里前几天就派人送来了知县大人的请柬,邀请致仕在家的方伯李长森李大人,在重阳节这天到县衙聚会,然后共登龙山。李长森本来清廉,向来不喜欢参加这样的宴会,又因为儿媳汪正珠不在家,李振钧的情绪很不好,他理解儿子,所以就婉拒了知县的邀请,打算让李振钧陪着自己去龙山游眺。

重阳节说到就到了。这一天,天气晴好,万里无云,阳光驱散了深秋的寒意。李长森带着子侄和左邻右舍的一班年轻人,出发了。

一路上,满畈的稻子已经收割完毕,农人照旧在田里耕作,准备着播种麦子和油菜。

树林冲的人耕读传家,大人都愿意自己多吃点苦,也要让孩子多读点书。如果遇到有文人雅士聚会之类的事情,大人也都乐意让正在读书的孩子们去参加,长长见识,沾沾文气。

这天,李长森既不骑马,也不坐轿,选择步行。其他年轻人自然也只好跟着步行。于是,一路上在田地里劳作的李氏乡邻,望见李长森老远就喊着他“荫原哥”“荫原老弟”“荫原叔”,只是偶尔碰到外姓乡邻才喊他“李大人”。李长森也笑呵呵地同他们打招呼,有时遇到年纪大的,也停下来聊上几句,没有一点官绅的架子。回家不过一年多时间,他和乡邻们已经处得很熟了。乡邻们遇到什么邻里纠纷,也喜欢找他评评理,只要他说上几句话,大家也就心服口服了。

特别是年轻人,总喜欢跟着他一起,听他讲学问,尤其喜欢听他讲官场故事。但是,李长森不是喜欢炫耀的人,也不是喜欢背后议论他人的人。所以,他讲官场故事,都是选择讲述一些惩治贪腐的案例或治理的经验之谈。言谈之间充满了对后生的鼓励和关爱。这次听说他要去龙门寺登高,年轻人立即不请自来,一路上兴高采烈。谈笑间,已经走过了五六里山路,龙门山就在眼前。抬眼望去,大龙山和云龙山巍然耸峙。枫叶如丹,黄花满地。再往前走不远的河谷里,便是龙门寺。远远地就望见山门前聚集着一群人,想来正是住持带着僧众在迎候他们了。

进了寺门,休息片刻,李长森自然要拜一拜佛,年轻人中有虔诚礼拜的,也有表面应付,嘻嘻哈哈的。

李振钧对于佛禅,说不上虔诚,也说不上不虔诚,只是自有他自己的理解罢了。对于佛经,他也多有涉猎。在他看来,佛陀是一个智慧超群的人。佛陀所悟的道,与老子《道德经》所阐述的道,似乎有着相同的源头。但是,他们的源头在哪里?李振钧并不清楚。不过,他认为,人们应该尊崇的是他们的人格和学说,而不应该是乞求他们保佑自己。所以,他对于到寺庙里拜佛,并不热衷,也不反对。他也曾经陪同汪正珠去过几处寺庙。每次看到妻子嘴里念念有词地虔诚礼拜时,他也曾经被感动得身不由己地跟着跪下去,虔诚地希望菩萨保佑他妻子的身体早日健康起来。人哪,有些时候就会身不由己,己不由心。此时此刻,为了汪正珠的健康,他毫不犹豫地拜倒在佛前,也像汪正珠那样喃喃地祷告,虔诚地礼拜。

李长森站在一旁,看在眼里,只觉得心口像被什么堵住似的,闷得慌。他抬起头时,目光正好与住持的目光碰在一起。李长森会意地微微点了点头。

礼佛过后,李长森说自己有些乏了,住持连忙说:“请李大人移步后房休息。”李长森便对众人说:“你们尽兴玩吧,我先休息一下。”众人说“好”。李长森便在住持陪同下向后房走去,李振钧随侍在后面。

来到后房,住持推开门,却是一间布置精美的雅室。李长森坐下后,李振钧侍立在父亲身边。住持连忙说:“二公子也请坐!”李长森也说:“燕生你也坐下吧!”李振钧才在父亲身边的一张方凳上侧身坐下。

一个小和尚献上香茶,住持说道:“请李大人吃茶!”

李长森端起茶杯,正要喝茶,突然停住,说道:“禅宗有一个著名的‘吃茶去’公案,师傅可否说来一听?”

住持连忙道:“李大人博古通今,何须老衲饶舌?”

李长森笑道:“对于这段公案,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师傅也是深有体会的,不妨说来让我和犬子听听!”

住持一听,立刻明白了李长森的用意,也笑着说道:“那我就抛砖了。”顿了一顿,住持便说起了“吃茶去”这段禅宗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