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4章让李元吉又喜又忧的贡献点任务(2 / 2)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首页

那种尴尬的事情,他是真不想再次经历了。

出去巡视一圈,过了正午,孔颖达一脸激动的走了进来。

“大王,臣已经整理出来,请大王查阅。”

看着孔颖达这兴奋的样子,李元吉也是饶有兴致的拿过折章看了起来,足足看了接近半个时辰,李元吉总算一字不漏的看完了。

看完之后,李元吉也是高兴了起来。

“不错,很好,这次你整理得很好,可以按照你整理的开始实行。”

孔颖达所整理出来的,几乎就是他之前说的那些,孔颖达这次是一点折扣都没有打,完全将他说的那些细致化呈现了出来。

唯一多出来的,就是书籍的筛选,县学主要是识字,以及各方面的基础教学,包括些许经义、礼仪,甚至忠君思想,都有安排。

进入州学后,所学的就是各类经义,这一点为绝对的重心。

而在府学,除了加深经义等,还增加了实时讲解,开始选取例子讲解如何治理一方,不宣扬任何思想,只从发生过的例子进行讲解,具体思维与思想,由学生自己发挥。

李元吉看着很是满意,包括格物、数学等,在州学开始,都会有所涉猎。

进入到府学,刚才说的只是一部分,其他学科同样都有,农事、商税、天象等等,都有。

只是这些方面的学习,则是根据每个学生自己的选择来进行教课,学院不对任何学生进行强制,若是没有一个学生选,那么这些课则不开,但不会去除,会一直保留。

李元吉对于这点,是非常欣喜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不会成为书呆子,而是各方面都会精通,即便不精通,但也能粗略懂一些。

这些学科在李元吉看来,相当于就是那种选修课了,之前说的是必须课,这些是只根据学生喜好来安排的。

李元吉看着孔颖达,接着道:“但是其中有两点,你再修改一下,就是府学里根据学生爱好所选修的学科,改成每个学生必须要选择一项,最多选择三项。

若是只读书,读苦书,走出学院,难免会有人缺少灵气。

而若是选择太多,贪多而不精,最终只会成为一个四不像,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限制学科的数目,很有必要。”

孔颖达听后,突然醒悟过来,当即应下。

“大王说得是,是真臣疏忽了。”

李元吉笑了笑,这些学科的安排,他是非常认可的,读书的同时,掌握一些其他的,今后哪怕不为官吏,起码也算是有了一技之长,在外面都还能混得可以。

不至于说没有什么谋生的手段与能力,而且学了之后,说不定能冒出一些专业性的人才呢?这谁又能够知道。

“行了,我知道你整理这些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一时没有想到罢了,改过来就是了。

还有一点你要整理进来,那就是进入国子监之中,若是正科学业不好,但选修学科学得非常好,很是擅长,经过确认与考核后,同样可以进入国子监。

记住,州学也好,府学与国子监也罢,不要拘泥于形式,那些选修课里有非常好的苗子,也要重点培养一番,都可以往上继续走,不要断了那部分学子的路。”

这点也是李元吉非常看重的,他可不希望有的选科成绩非常好,而且自己尤为喜欢,又非常擅长,这样的人,同样有大用,因为这样的人,可以放到工业学院里面去,让其大展所长。

工业学院里面,可就需要这些特立独行的人,那里才是真正的专业人才储备地。

看着孔颖达当即将他说的这些记了下来,李元吉很是欣慰,别的不说,这份执行力以及态度,是非常好的。

在孔颖达记录完成后,李元吉继续开口。

“同时,国子监的收录人数再增加一些,增加到五百人,后面国子监逐渐增加至四院,东院、西院、南院、北院。

国子监太小,又如何能够容纳那么多学子?

国子监的扩建后面再进行都可以,第一条必须立即改。

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拿下去立即开始准备执行吧,学院尽快开始动工,老师你要负责分配好。

听说你已经在开始筹备了,如今准备得如何?”

学院的建立,如今李元吉是初步满意了,从孔颖达整理的这些文字中,也找不出其他漏洞了,剩下的,只能等正式运行才能知道,究竟还有没有其他问题了。

见李元吉没有再提意见,孔颖达松了一口气的额同时,又顿时笑了。

“大王,如今确实在开始准备了,学院建立的时期臣已经与岑文本交流过,地址以及规模都已经定下。

印刷的事情臣也准备好了,特意让铁器监铸造好了印刷所需的机械,同时纸张也已经准备了不少,用于存放印刷出来的书籍的库房,也已经让工部在修建了。

待学院建立完成,就可以正式开始招收学生了。”

李元吉点头,心中思索一番,便是开口。

“可以,这些都要抓紧,尽量在明年春时前做好,春耕之后进行招生。

还有,各级学院,尤其是州学与府学,春耕与秋收,一定要将这两个时间段留出来,哪怕学生在学院之中,该放假的就放假,放学生回去帮家里人完成耕种与秋收。

待这两项完成后,再回学院上学,这件事,你等会去找岑文本,将这个定下来。

春耕与秋收之时放假该放多少天,必须要定出一个规矩来。”

如今的时代,毕竟是农耕时代,学院里的学生,都是每个家庭里的男丁,县学是因为还比较小,放回去也帮不了什么忙,但州学与府学就不一样了。

若是没有念书,州学与府学的学生,可都是家里的顶梁柱,第一生产劳动力,这一开始读书,那些农田可不能荒废下来。

孔颖达看向李元吉,顿时拜服。

“大王仁德,如此为民着想,臣敬佩万分。

稍后臣便与岑文本将此事商议出来,交由大王。”

李元吉点点头,又聊了没几句,孔颖达主动请辞下去了。

李元吉也是看出来了,孔颖达这是一颗心全在这个学院上面了,是一点在他这里多坐一会的想法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