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9年,秦朝的统治行将末路。饥荒、暴政、徭役,如无形的魔爪,攫住了每一寸土地。整个大地在呻吟,百姓在哀号,充满了绝望和混乱。
在沧州的一个小村庄里,生活着一个名叫李云的年轻人。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勤勉朴实,一家世代以种田为生。然而,随着秦政的日渐腐朽,李云的生活也陷入了一片黑暗。
初春的田野,青青的幼苗冒出土壤,原本是象征希望的季节,但这年的春天却显得格外阴冷。北风吹拂着村庄,冰冷刺骨。李云的父亲李大山在田里耕种,岁月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母亲王氏则在家中忙活,不停的咳嗽声充满了整个院落。
黎明时分,第一缕阳光照进简陋的土房中,李云已经早早起床。拉开木门,冰冷的空气扑面而来,他抽了抽鼻子,咬紧牙关,向田地走去。父亲已经在田里耕作,手中的锄头起起落落,仿佛在和这片土地进行一场漫长的对话。
“爹,早。”李云上前帮父亲拉起了水车,话语不多,但眼神中充满了理解。
李大山抬头看着儿子,点点头,沉默着继续劳动。岁月已经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但他那双手依然有力,扶着锄头的动作沉稳而坚定。
母亲王氏也没有闲着,她在家里忙碌,双手快速地搓洗着衣物,不停的咳嗽声时不时打破院落的宁静。尽管身体每况愈下,她依然坚守在那个小小的灶台边,为丈夫和儿子准备着简单但温暖的饭菜。
田间的日子总是辛苦而单调。李云和父亲一同下地,每一锄下去,都是沉甸甸的希望。尽管双手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他从未有过一丝怠慢。他知道,家中的生计,母亲的药钱,全靠他们的辛劳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