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亲面前,如果他应对稍有不得体,述律平就会“扬眉视之”,吓得德光赶紧退下,没有母亲的召见根本不敢露面。这样的场面不仅在德光即位早期很常见,后来德光扫平晋国,述律后赐以酒果,德光因为是母后所赐,连酒都只敢站着喝。
德光深知述律平的心意,在即位三年后的天显五年(930年),便立李胡为皇太弟,并给予他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要职,以安母亲之心。
德光称心如意地当上了皇帝,他的哥哥东丹国主、人皇王耶律倍却已无法安身立命。
这位此前的东丹国主,起先还幻想着能在自己的东丹属国苟延残喘,但是皇位竞争的残酷便在于,一旦失败便连作个凡夫亦不可。
心思细密的德光深惧从前的太子党作乱,他不愿放虎归山,请示述律平后,将耶律倍留在上京,更派出眼线密切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随后又断了耶律倍的后路,将东丹国整体南迁。
耶律倍悲伤之极,他自认以国位让与弟弟,却连自安尚不能保。出逃!
忧愤之中,这位精通丹青的艺术家,产生了一个惊人的念头。率领数百兵马,耶律倍欲逃往后唐,如此大的动作,当然惊动了巡逻的兵士,震惊之后果断拦阻,并全速上报太后与皇帝。
儿子失去皇位后会有怎样的心理震荡,述律平想过很多种可能。但惟独没有想到,耶律倍竟会叛逃。惊骇之下,再看耶律倍了无生趣的脸,饶是她铁石心肠,此时也不由心生愧疚。
事关叛国,德光以为母亲一定会重重责罚大哥。沉吟良久,述律平没有怪罪耶律倍,而是下令将他送回东丹国。
自此,耶律倍日以读书为乐,这样的情报被后唐明宗李嗣源打探得知,李嗣源深觉奇货可居,于是寻找秘密通道与耶律倍接上了头,请他前往后唐政治避难。
天显五年(930年),在弟弟继位四年后,耶律倍再次出逃。他的妻子与五个儿子俱被扣在上京为人质,于是只与最宠爱的高美人从海上逃往后唐,船上还带了他最喜爱的数千卷书。
临行之前,耶律倍留下一首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这首诗写得凄婉之至,道尽了让国太子的一腔悲辛。
后唐明宗以国礼迎接耶律倍,并赐之以国姓李,以慕华为名。将之封为怀化军节度使。为示殊宠,又将明宗李存勖的宠姬夏氏嫁予他。但耶律倍已经心性大变,成为一个“酷毒”之人,丫鬟婢女稍有小过,便是刀砍火烧,夏姓氏受不了这种变态的折磨,苦求与耶律倍离婚,两人分手后,夏氏出家为尼。
耶律倍叛国之举,震惊辽国。德光极为惊恼,这张牌被握在了中原天子手中,随时有可能变生不测。述律平却是怨毒之外,更有一番疼惜,她数次派人以厚币金帛赠予后唐,希望儿子能够归来。
然而,耶律倍浮海后唐,仅仅是述律平所酿悲剧的开端,多年后,耶律倍的人生更有让人叹息不已的离奇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