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一一展示卦象,皆是吉兆,或喻成功,或寓和谐,或示力量。
最后蓍草指向巽离,先生眉头紧锁,蓍草纷飞,却难见清晰卦象。先生面露疑色,再次尝试,然而卦象依旧混沌不明。
巽离见状,心中忐忑,上前一步,恭敬问道:“先生,弟子之卦象缘何难以明示?”
先生叹息一声,摇头道:“卦象之中混沌难辨,天机隐而不露,你修为已达化玄,吾之修为浅薄,难以测之。”
言罢,先生从袖中取出一卷竹制书筒,上有四字曰:“潜虚筮法”,递给巽离,郑重道:
“此书乃吾年少时游历灵溪郡所得,内含深奥卦理与筮法之道,今赠予你,望你自行参悟,以解心中之惑。”
“前路虽未可知,但也同样充满无限可能,记住,修行之路,需步步为营,切不可大意。”
巽离双手接过书籍,恭敬地向先生一拜,道:
“多谢先生厚赐,弟子定当珍视此书,不负先生所望。”
老者收回蓍草,轻轻抚摸着手中的道尺,目光落在每一位弟子脸上,声音微微沙哑地说:“今日,吾已将毕生所学,悉数授尔。望尔等珍之,勤悟不辍。”
“启道至弘道,数载传授,今朝终毕,前路漫漫,未知与挑战并存。然汝等已得足够之技与知,足以应风雨。修道之路,非仅修身养性,更需心怀天下。望汝等修道有成之日,能报效国家,兼济天下,以所学助天下苍生。”
众人听闻,纷纷起身,再施大礼,齐声回答道:
“知先生所愿,非仅个人之成就,更在于天下安宁,百姓福祉。”
巽离抬起头看向老者,衰容益显,虽启元境之修者,寿可逾二百载,但他的双眼浑浊得像是被迷雾笼罩的湖泊。想想先生已至耄耋,从古稀时踏入启元,先生的修为从未寸进,在学府里也授道了一二十载,令人敬佩。
夕阳西下,余晖泼入道源学府,金色的光线透过窗户,斑驳照于木质讲台之上,讲堂之内,檀香淡浮,随风轻摆,使人心宁神静。
先生微微笑着,取出最后一张平安符,缓缓点燃符纸。
火焰跳跃在符上,符文灵动,发出淡淡金光,笼罩整个空间,祥和之气弥漫。
火光渐熄,符化为灰,先生最后一次燃符相赠。
讲堂之外,夕阳悄然落下,将天边涂抹成一片橙红之色。远山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墨色与天边留白交织,流露出一种深邃而又宁静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