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养近一年后,太祖这才骤然发难,寻着清查私贩的由头,几乎将那一片江防的将佐都替了。而后,顺藤摸瓜,大肆捕杀参与私贩的无良商旅。
此一事,竟然牵动起来好些个江浙一地的商盟理事、世家财阀。
太祖以雷霆之威,不测手腕。将这些个祸国殃民的蛀虫,一一揪了出来,抄家杀头。直杀得江浙一带人头滚滚,许多世家财阀飞灰烟灭……
委实说,也直到此事一了,这大晟国才算是真正在江南地界立住了脚跟。这“姬”姓,也才算果然坐定了大晟的皇位。
只是,太祖的这一刀下去,也就彻底断了北伐的希望了。
江浙一地的商团,经此一事,算是元气大伤。
太祖便将那金陵府、苏州府、滁州府、扬州府、常州府等,合在了一处,都归了直隶。一应事务,全由着官府裁量。
帝国利刃,即已挥动,各处商贾便无不惴惴不安。这次眼见是江浙一地的商团遭了殃。但实际上,那原本湘、粤一带,鼎力支持太祖皇帝的商团,却也没落得好处。
太祖年号洪启,洪启三年。南方各地叛乱又生。先是闽、浙一带。后来就是连同湘、赣一带也烽烟四起。
北伐就此成了一场幻梦。初立的帝国,只好守住直隶,四下灭火。太祖皇帝此后余生的十数年间,尽都在马背上,在刀光剑影里,左支右绌,疲于奔波。
终于到了洪启十七年,征讨洪都的太祖。于战阵中,为飞矢所伤,箭透胸背,坠于马下。
太祖起事之时,无父无母,仅有一胞弟在侧。宗族定为姬姓后,名为姬旆,封千岁诚王。每逢御驾亲征,皆由诚王在京主持朝政,监国理事。
当日太祖送入大营,太医救醒过来,已口不能言。
急命随驾学士近前,也只是目视之。
便叫草拟遗诏。彼时李氏所出的皇子年幼,尚在襁褓,难堪大位。遗命胞弟诚王克继大统。
眼见诏书已成,众将面前,亲自用过玺印,便含恨而终。
诚王在京都听闻噩耗,悲痛欲绝。无奈何,袭了国位,即日登基。年号承隆,是为太宗。
太宗登极后,又娶大父外孙,太祖皇后胞妹者,并李荣大父本宗嗣子之女一。外孙封为皇后,本宗嗣子女封贵妃。
承隆三年,太宗皇帝终于报了太祖帝的一箭之仇。将赣省一地叛乱,尽都剪灭。
到此时,帝国所面的局势已骤然一变。北方炎、夏两国争战又起。
为尽快平复国内之事,与炎、夏相争中原。
太宗皇帝,将那些跟随太祖、太宗皇帝千里征伐的有功将相,册封了九位外姓王。
分封在闽、赣、湘、桂各处,准以开府建牙之权。并于太庙前,斩白马为盟。
太宗此举,表面上看来,仅仅是对帝国有功之臣的褒奖。但实则一举多得。
一方面,是这九位外姓王,实则各有派系。早期合于义军之时,便分属不同势力,是代表各处商团入的义军。
大晟初立,议及北伐时候,便多龃龉。而今太祖已去,这些骄兵更有听调不听宣的狂悖出来。
如此尾大不掉,太宗皇帝深思后。以其任由他们在朝中为他人作伥,掣肘朝廷。不如分封地方,恩惠实权,借他们的利刀,去割地方的肥肉。
另一方面,太宗剿灭了赣省反叛,大力经营直隶,数年来已有成效。
为了将这直隶,彻底抓在手中。便借机通过封王,以遣派佐将、辅吏的由头,将那些一层层散布在朝中的二心之臣,全都遣出去了。
所以,看起来,这等封王之策,无疑是开了历史的倒车。但仅仅两年时间,帝国便整合一体。地方反叛尽除,商旅复兴。金陵一地,更是富庶为天下之首。国库殷实,禁军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