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6章 缝隙(2 / 2)我有一座梦境位面首页

而随着这个问题被越来越多的觉醒者发现,自天空中便降下来一滴雨水,紧接着,愈来愈多的水珠落下。

“子善!”

随着这一声呼喊,一头徜徉在虚空中的鲸鱼瞬间扑出,它悍然张开血盆大口。

子善仅仅是瞥了一眼那头足有一栋写字楼大小的鲸鱼,手中的长枪登时投出。

长枪瞬息将其贯穿,而后震天响的雷鸣炸响,那庞大的身躯立刻急速膨胀,其身上大量皮肤开始鼓起大包,而后彻底炸开。

随着怪雨的降下,这些生活在虚空中的生物便紧随而来。

它们非常的弱小,基本上都只有御灵程度的实力,然而神出鬼没,非常难以捉摸。

片刻,两个老师落在他的身旁。

“子善,你觉得这些怪物是什么?”

三人互相对视一番,似乎彼此都有些猜测。

他率先开口:“星空之界,只有这个解释。”

“可哪里打开了星空之界?要知道,现在整个临川,到处都是这些空想之灵。”

“星空之门动静很大,不可能我们一点动静都没有察觉。”

子善沉思片刻,脸色却是愈发难看,他瞧向远方那个已经破开结界,此刻还在不断往外扩张的秘境。

“如果这个星空之门非常非常大,以至于只打开了一道缝隙,这些空想之灵就跑了出来呢?”

子善的猜测顿时让两人不由得色变,他们不是没有这个猜测,只是...他们不敢想。

“子善,如果真的有那个规模...岂不是,偌大的临川,都成了星空之门?”

两个老师的眼中满是惊恐。

相较于他们的学生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些资历已经很深的老师对于星空之界、星空之门都充满了恐惧,那东西不要说是进入了,哪怕是打开,都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诞生一个王级的代价,远超常人的想象。

“校长他们必然是被拖住了,我们必须想办法找到并帮他们解围,否则,届时星空之门打开,整个临川...”

“会变成第二个岚州。”

岚州,光潮事件,这个让南联所有觉醒者都觉得无比可惜的一场灾难,当它真正降临到自己头上时,只会感受到莫大的恐慌。

“校长他们离开前,究竟告知谁相关的安排了?”

子善沉思片刻,而后立刻打定主意:“我们先去找各个分院的学生会长,然后去找密使。”

“好。”

三人没有分头行动,此刻所有的人都组成了三人小队,在秘境失控之后,所有人就全力阻止秘境扩张,然而空想之灵的出现打破了他们原本的安排。

子善三人停在一处已经化作一片废墟的房间前。

那里正有一头巨蛇形的空想之灵正在啃食什么。

三人登时一齐出手,这头弱小的空想之灵顷刻间便被击杀,随后爆开,消散在天地间。

他们神情严峻的来到那具尸体的身旁。

药院学生会会长,甘序,他的心口被洞穿,心脏不翼而飞,脑袋也被开了个口,里面的东西也被吸食一空,而他的脸上,却留下了一个难以置信的表情。

刚才那个空想之灵只有御灵的层次,啃食良久,只是把他的衣服给撕破了,皮肉上一点伤害都没有。

天灵级自然不会就这么死在它的手上。

他们寻觅良久,而后从一个倒下的建筑中翻出另一具尸体,同样的心脏被取走,大脑被吸干,一击毙命。

甚至于他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死了。

第三个尸体没有找到。

三人再度聚在一起。

“虫族。”他们不约而同的开口。

“第三个人是谁?”

“药院学生会干部,艾米丽,真灵级。”

“我见过她,是个很勤勤恳恳的女生,怎么会是...”

“虫族不就是这样吗?防不胜防。”

子善却停止了他们的争论,立刻讲:“也可能是虫族故意而为,我们目前必须要先找到剩下的学生会会长。”

他没有使用暗号之类的东西,对于虫族来说,只要吸食大脑,就可以获取对方的记忆,几乎没有瞬间发觉虫族的方法,能对抗的办法只有随时盯着自己的旁边人,不让对方离开自己的感知中。

然而,随着他们继续前进,却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惨死,这些人无一不是相同的死法,即便是有看到了敌人的,也同样是一击毙命。

那是一个极其强大,又极其谨慎的虫族。

他们怀疑,那应该是一个君级虫族。

因为目前为止,还没有伪君级的死亡。

三人不断地朝前方疾驰,他们要尽快的找到剩下的那些学生会长,越多越好。

未几,前方传来的战斗波动让他们精神为之一振。

只见以战院学生会会长为首,三人齐力抗衡一团黑雾。

子善立刻一记长矛投出。

然而长枪被轻松躲过,那团黑雾眼见事不可为,便立即扭头就跑,其爆发出的惊人速度让人望尘莫及。

不过子善没有立刻靠近三人,而是警惕的和他们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

不过,战院学生会会长吕小缘往虚空一握,一股寂灭之意瞬间激荡在这片天地间。

子善顿时松了一口气。

虫族代替人类倒是不能把能力也继承过去。

同时,他也驱使自己的能力,一个神秘的虚影在他身旁浮现。

“那个东西是从何而来?也是空想之灵?”子善不由得问。

“不是,它很诡异,虽然现在没有院长坐镇,可学院的大阵是开着的,空想之灵也就罢了,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混进来?”

子善遗憾的摇摇头:“有虫族混了进来,并且已经有学生会会长遇难,我需要立刻聚集所有的学生会会长,并且找到校长他们所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