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归墟号的驾驶舱内,邹玉凝视着那片黑色圆形区域,目光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探寻与警惕。“知如,监测水流方向及流速,重点为黑色圆形区域周围。”邹玉的指令一条接一条地发出。
徐知如迅速回应,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跳跃:“水流流速显示正常,方向正指向那片区域,且越接近流速越快。然而,一旦进入黑色圆形区域,监测设备便无法捕捉到水流的具体动向。”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名曰,归墟”
邹玉缓缓说出的这段话,出自《列子,汤问》,意思是说在渤海东面很远的地方,水下有个无底洞,天下所有的水最终都会流到这个无底洞里,这个无底洞就叫归墟。
邹玉很久前就知道这段话,但这种典籍通常是当做文学作品研究,很少有人回去探究这种事情是否真实存在。而今天他们看到的,不就和文章中记载的一样吗?
眼前的这片黑色圆形区域,或许就是典籍中记载的那个神秘归墟。
徐知如和甘青听到邹玉的话,也陷入沉思,他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区域,真的是归墟吗?
但现在已经无法去探究典籍与这里的关系,也无法去说明为什么靠近的光线会被吸引,而稍微远一些就完全没有引力。无法解释黑洞的那边是什么,也不需要解释。
邹玉对这次的探索有个更明确的定义,只要回答这里是什么和有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留着以后再说。
“知如,拍摄视频,放漂流瓶”
徐知如点头,迅速执行着邹玉的命令。漂流瓶,这个古老的通讯方式,在此时成为了他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尽管这种方法原始且充满不确定性,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它却显得尤为珍贵。
“甘青,我们朝着黑洞再靠近一些,务必保持随时能够逃脱的动力。”邹玉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收到”甘青对自己和归墟号也有这强烈的自信,他有颗大心脏,越是这种时候越能超水平发挥。他稳定操纵归墟号,慢慢靠近那个黑洞,悬浮再黑洞的边缘。
“再靠近一些。”
“不行,再靠近归墟号可能会被黑洞的强大引力吸引,到时候我们可能无法逃脱。”他根据对归墟号性能的了解和对黑洞引力的计算,给出了自己的专业判断。
邹玉微微颔首,他理解甘青的担忧,但探索的欲望让他无法就此止步。思索片刻后,他果断地提出了另一个方案:“落爪,抛锚,抓住海床,我们还能靠近一些。”
“好!”甘青操作归墟号,从归墟号的下方深处三个钢爪,钢爪连着爱德曼合金制成的铁链。钢爪缓缓落到海床上,自行调整姿态,先在海床表面钻了个洞,然后钢爪张开,又收紧,牢牢抓住海床,再通过铁链将归墟号固定到海床上。
这个操作不符合常规的操作规范,因为他们无法准确判断海床的环境,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此刻,他们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幸运的是,一切进展顺利,归墟号被牢牢地固定在了海床上。
抓住海床后,甘青再次驾驶归墟号,小心翼翼地继续向黑洞靠近。坐在驾驶室里,他们已经能感受到归墟号在轻微的晃动,仿佛在与黑洞的吸引力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