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西山,将天空染成红色。
渔船靠岸不久,众长工还在从船上往下搬运今日鱼获,忽然听到一道轮毂转动声,由远及近,从船坞的门外传来。
随声音靠近,一辆马车缓缓停在船坞大门,一个老者拉开遮挡的帘幕,在车厢外一个年轻人的搀扶下,从马车上走下。
在一旁监工的李船头察觉来人后,严肃的表情转瞬挂上有些谄媚的笑容,朝对方小跑过去,略弓着腰身,毕恭毕敬的问起了话。
忙碌的间隙,王腾朝那边瞅了一眼,心里马上就有了点不好的预感。
因为那老者不是旁人,正是前几天对他们进行过口头警告的李管家。
旋即,他就见李船头直起腰来,朝渔船这边高声吆喝道:
“手上的活先放下,来这边集合。”
等众人集合完毕,只见李管事缓缓地说道:
“前些天发生了什么,我与你们说过什么,大家想必都还记得清楚。
老爷念你们收拢家中子弟尸首有功,特意让我来给你们安排一個好活计。”
略作停顿,他把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然后朝身边一个随他而来的年轻人摆手示意了一下。
那年轻人便双手捧着一摞放在木盘上的纸,来到众长工面前,给每人发上一张。
“卖身契!”
借着昏暗的天光,王腾看到纸张抬头写着的三个大字,心里一下就了然,这是李家不放心他们这些外人,想让他们成为半个自家人。
“如果不签这卖身契,下场可能不会好啊!”
王腾暗暗想着,继而心里很快又冒出了一个不好的念头:
“签了卖身契,下场也不一定会好。”
卖身为奴,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就不是自然人,也不再受官府的管辖和庇护,生死也都随主家一言而断。
李家现在想除掉他们这些身为自然人的长工,尽管同样简单,可事后还要找一些理由,向官府报备,而且还有传出风言风语,折损李家在当地的声誉的顾虑。
可是,在他们成了家奴后,李家再想对他们做什么,就真是毫无顾忌了!
在王腾暗自为自身安全担忧时,其他长工见了这卖身契,许多也都变了脸色,顿时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起来。
很快,就有人壮着胆,不解的向李管事问道:
“李管事,卖身为奴,怎么能算好活计?”
“对啊!我家只我一根独苗,又怎能卖身为奴?”
......
“若是为奴,家中儿孙便要世代为奴......”
有人当出头鸟,马上就有人出言附和,纷纷表达自己的不满。
作为长工,出身贫寒,基本都是些目不识丁的人群,加上在场的长工普遍年轻,而且常年在渔船上劳作,没有多少在外闯荡的见识,这会儿显然是没看清当下摆在他们面前的形势。
只有极少数的两三人似乎和王腾一样想明白了今天这事的要害,脸上流露出些许担忧,后怕,然后继续保持着沉默。
这世道,底层的命运便是如此,随波逐流,任人摆布!
很多时候,即使头脑足够清醒,想明白了面前的危险,也完全无济于事。
李管事见众人反应,只压了压手,一脸平静地说:
“想要好的待遇,自然是要有所付出的。
近些年外头的年景你们清楚,往后也只会更糟,我家老爷心善才给你们这个机会,签了这份契约,往后大家便是自家人,你们的生活只会比现在好过。
若是不签,当然也是可以,那便回屋收拾东西,从这里出去,明日到府中解除契约便是。”
声音落下,许多有异议的长工都沉默了下来。
正如李管事所说,如今外面的年景不好,而作为长工虽然收入微薄,可胜在不用向官府交税,包吃包住,还稳定,算是一份好差事。
若是失了这份工作,他们许多人的家庭都会难以为继。
但沉默了一会,还是有不一样的声音传了出来。
“便是待遇再好,我何坤也绝不为奴。”
一个身材中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目光坚定地走出人群,微微昂首走向房舍方向。
李管事看了他一眼,只道:“其他人若是没想好,就抓紧考虑,若是想好了,便上来签契约,该给的银两,李家绝不会少你们一文。”
片刻过后,人群中就有几个人拿着一纸契约上前画押,也有几人做出不同选择走向了房舍,更多人还在左右为难的考虑。
王腾则在人群中默默动用神通观察船坞四周的环境,等到那名叫何坤的长工走出船坞不久,就果断地拿着卖身契,走向了李管事。
只因在观察中,敏锐的听觉告诉他,就在不远之外的围墙外的转角,至少有七八个呼吸绵长的武者。
而随着那名叫何坤长工离开,其中有一道呼吸也跟着消失在了转角。
随后的时间,船坞里的四五十名长工,除了又有寥寥数人选择离开,绝大部分迫于生计,也做出了与王腾一样的决定。
李管事并不急于带船坞里这些新奴前往李府,而是直到天色完全黑了下来,才吩咐众人动身,并要求队伍必须保持肃静。
.......
小石城是一座北靠澜沧江的县城,其余三面以适合耕种的平原居多,少见陡峭山峦。
县城的规模不小,东西,南北,纵横超过十里地,拥有超过四十万的常住人口。
经年累月的发展下,由于县城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再结合北面澜沧江偶发洪水等因素,城中逐渐形成了东贵,南富,西贫,北贱的格局。
李府的位置处于城东和城南之间,是由祖宅扩建而成,并不靠近中心地段,但占地却是小石县里数一数二的大,修建的如同一座城中庄园。
一行人一路从北港码头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夜半三更。
经过值守武师的问询,从侧门进入,在高耸围墙之后,王腾最先看到的是一处环绕大半个李府的湖泊,然后是坐落于湖泊外侧和被湖泊包围的两个建筑群落。
外侧的是成片拥挤矮小的土屋,明显是府中下人的住所。
湖泊中心的数十栋楼房则尽显典雅,每栋错落有致,高低不同,各有特点,在他眼中有种复古的典雅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