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叹了口气,说到:“唉!谁说不是呢!这孩子命不好,襁褓中就被爹娘遗弃,如今来了咱们家,虽然咱家也穷,可也算有个安稳长大的地方。”
苏洛眉头紧锁,吐出一口气,说道:“我不仅要让他安稳长大,还要让他吃饱穿好,读书习武,知书达理。”
“好,好!这孩子遇上你和阿贵,是他的福气。”
三个人忙活了一晚上才终于把东西都规整好。铺上铺着蓬松的棉被,一人一只柔软的枕头,夜里降温也不怕了。鸡鸭鹅羊都暂时放在废弃的屋里,改日再为他们修砌窝棚。
嵘儿中途醒了,苏洛拿着从集市淘来的拨浪鼓逗弄他一会儿,玩累了又喝了新鲜烫热的羊奶,安心睡去。
夜晚的乡村特别安静,连风吹落叶的声音都听得真切。气温骤降,一家人窝在各自暖和的被窝里,安然入睡。
次日一早,依旧是阿贵最先起床。闲不住的他先去把水缸打满水。随后,切菜去喂了鸡鸭鹅把它们撵至后院,让它们能随意走动。接着又挤了满满两大碗牛奶,煮开后放在锅里热着。阿贵做完这些,苏洛才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出了房门。
两人见了对方,异口同声地说“哥哥起来啦(起来啦)!”随后相视一笑。
阿贵眼里含着笑,“快去洗漱吧!一会要用饭了。”
苏洛喜欢这种被人照顾的感觉,心情很好,甜甜地回了句:“好……”
刚吃完早饭,苏洛正在铺上逗弄嵘儿。此时,院外传来一阵说话声。声音不大,但足以听出是谁发出的。她是村口张家的大媳妇,她的丈夫平日里都在外面做活,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一趟。她留在家中照顾两个孩子和一位年迈的老母亲。
苏洛心想来的可真早,连忙穿好鞋走屋外。她愣了一下,本以为只有一两个人,没想到院外站着二三十人,没有人先开口说话。
苏洛忙打开院门,招呼乡亲们,“大家快进来吧!都吃过早饭了吗?”
没人回她的话,也没人往院里走。
张家儿媳双手搓了搓衣裳,小声开口询问,“苏姑娘,昨儿晚上你和阿贵兄弟回村时,说让村里人今儿个都来领棉衣,可还做数?”
看着眼前老实的农妇,苏洛连忙开口,“做数,做数的。”
乡亲们听完眼神里有了光彩,才开始发出声音。
张大姐一手牵着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孩子,让孩子们朝着苏洛喊姐姐。
这是一对双生子,长得瘦瘦小小的,身上衣裳虽打着补丁,倒也整齐干净。她听阿婆说过,生下他们俩兄弟的那天,张大姐差点难产而死。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苏姐姐好”“苏姐姐好”两个孩童齐齐喊到。
“真乖,你们叫什么名字?”
“苏姐姐,我是哥哥,我叫小龙。”
“苏姐姐,我是弟弟,我叫小虎。”
“小龙,小虎,乖孩子,你们长大可要好好孝敬你们的娘。”
“嗯…”“嗯…”
这时,阿贵扛着一骡子棉衣从屋里出来,把棉衣放在地上的防雨布上,“乡亲们外面冷,大家都进院里来吧!”
苏洛也应声,“是啊!大家都进来。待我们把棉衣全部搬出,大家要依次排好队,领各自的衣裳。”
乡亲们非常配合,不久后第一批来的人已经陆续拿到了棉衣,笑得合不拢嘴。孩子们正在高兴地往身上比划着,只想赶紧脱了身上的旧衣,换上新衣裳。
苏洛想到了什么,说到:“村里有哪些会做棉鞋?”
几位农妇和年龄大些的老妇人回应到,“我会做”“我也会做…”
“会做的一会儿过来领些材料回家去做,我看村子里老人较多,他们大都手脚不利索,只能劳烦各位代劳,让我们一起暖暖和和过个冬,可好?”
“苏姑娘说的哪里话,你给咱们这些保命的冬衣,别说是做棉鞋,就是喊我天天给你家下地干活,也是应该的。”
苏洛也慌了,她只凭本心做事,并未想过拿乡亲们当佣人。
“大家千万不要这么说。如果不是阿婆收留了阿贵哥和我,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是死是活。既然大家生活在一个村子里,团结互助才是正道。”
乡亲们看他们的眼神多了些敬重和感激。
人群散去后,苏洛站在门前望着远处。阿贵站在她身后,没有打扰,两人就这样安静地站着。
来这儿怎么久,苏洛努力地适应这里的生活。她与村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经过这次发放棉衣的善举,也为她在这个世界留下了温暖的印记,开启了更多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