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昭阳初升(2 / 2)新路:我要替主逆天改命破轮回!首页

其十,外交。赵山河准备静心发展国力,那就暂时不能再多线过大幅度扩张。因此,东攻西交,与西面方国搞好关系,休息干戈,是近一年的基本国策。

-----------------

十五人会议开得异常艰难,毕竟叫这时候的古人去理解后世的很多现今之处是很难的。赵山河和冯威赫,轮番投影讲解,耐心细致;加之与会个人,都具当时最顶级的智商见识,因此上渐渐也就理解接受了。

只是好好的奴隶主顶级贵族,忽然没了奴隶,心中的失落感可想而知。

特别是原来商国的三位,听说不能人牲祭祀,开始的时候恨不得自尽。最后在赵山河答应保留他们的除人牲以外的全部祭祀自由后,才勉强妥协。

直到这时候,赵山河才由衷佩服“主”选择投放第一个种子的时机。

太早了,人类文明未开,根本理解不了后世种种,你想怎么弄都会有力使不出;太迟了,人类文明发展进入昌明,你很难通过简单的“祀”与“戎”彻底整合,会留下无数祸根。

商末周初,刚刚好!

-----------------

直至8月15日,十五人会议方才达成基本共识和框架。而细化制度和斟酌议定人事人选,就更加耗费时间。

8月25日,终于出台了完整的制度。

-----------------

国号大昭,建都洛水以南的新城东都“洛阳”。

陪都丰镐,改称西都“长安”。

版图东至大海,北至燕地,南及淮水,西至秦地。直辖面积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二十万,丁六十五万。

帝赵山河,尊号“承天武德昭皇帝”,年号沿袭立国时所立,仍为“新公元”。

帝之下立左右相、大祭师、大司马各一人,分掌庶政、改革发展、祭祀与军事。

帝之下又有十五王,享国家荣誉,却无对应实权。不似后世以封地为王名,这十五王各自以姓氏名号中一字为号。计有:

冯王冯威赫、图王照日格图、余王余珊、李王李思齐;姜王太公望、周王姬发、姬王姬旦、南宫王南宫适、太王太颠;崇王崇玄菟、姒王崇应熊;子王微子启、胶王胶鬲、殷王商容。

左相为姬旦,右相为冯威赫,大祭师为微子启,大司马为太公望吕尚。

左相掌十八部,各部设立尚书一人,侍郎二人。

右相掌八部,各部设立尚书一人,侍郎二人。

大祭师掌洛阳国祀宗庙及各地主要宗庙,长安、殷邑、朝歌、亳邑、崇邑各设祭师一人,其余城邑大宗族各设宗伯一人。

大司马掌全国日常军事,下设步、骑(已下决心淘汰战车)、射、水、特、谍六兵种司马各一。东西南北四路厢军,各设司令一人。居中禁军,却由帝自领。

全国暂设七省,乃是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州府八十,县三百,各有职司官员管领。

……一切都在发展中迅速完善,昭国似初升朝阳,立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