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求学他乡别双亲,幻境迷眼心失真(1 / 2)大道奇游纪首页

一转眼青辰已经长,这一年他已经16岁了,双亲也已经双鬓开始出现青丝,真是岁月如梭,光阴如箭。

石门村历代都是与世隔绝而不外出,所以村子里的孩子们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基本就要跟着父母劳作,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要成家立业了。

本来青辰的人生轨迹也是如此,但是他爹妈知道这个儿子跟其他小孩不一样,所以在他到了这个年龄的时候就准备让他独自一人去远方求学。

中原之人杰地灵,又有有名的学府可以去求学,夫妻两没去过,但是有族里面德高望重的长者们曾经去过哪里,据说哪里城楼市肆林立,物产丰富,地大物博,学府名士诸多而文化之风非常盛行,同时又有国之京都在此处,所以为中原之重地所在,而青辰去哪里可以到学府去求学,等到他求学完成自然会有机会从这个与世隔绝的村庄走出去,这是爹娘的夙愿,也是他必须要去经历的人生。

青辰在村里整整生活了十多年,在这十多年中他已经长的高大俊秀,人虽然瘦弱却隐隐有一股英气在身,比之幼年时候的淘气顽劣来说明显已经稳重很多,而他也慢慢明白了很多事情,懂得了很多道理,目前在同村的少年中认知已为第一。

在这期间他接触到了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法家文化的刑名法度之学,同时也接触到了道家文化和佛法。

他只知道孔子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并且对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非常崇拜,认为这是维持天下稳定让人从善的最高标准。

认为法家文化是维持天下平安的东西,没有法家文化天下就会大乱。

认为道家文化是怪力乱神之学,人应该有所作为而不是要平静无为。

对于佛法它不知道它在揭示什么,目前来说看不明白,这就是一个十五岁少年拥有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求知欲变得越来越强烈,有太多太多的问题在困惑着他的心,正是这些疑问在不断的驱使他继续往前走。

未来的人生之路他自己不确定,但是他明白自己一定要搞清楚它们,所以在十五岁这年他开始立志求学,心里暗暗下决心要追求终极真理真相。

这天晚上,一家人三口人坐在一起闲聊,父亲青吉文半晌缓缓的道:“儿子,今天你多大了”?

青辰闻之笑道:“孩子今年十六岁了,爹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王秀竹笑着道:“你爹今晚这是怎么了,平常对你这么严厉,今晚怎么突然对你的年龄感兴趣了?难道要为你物色一个女子不成?”

青辰闻之脸一红道:“娘,你在说什么,我才多大,要女子干什么,孩子心里只想求学,根本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

青吉问缓缓道:“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你居然这么大了,我跟你娘也老了!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呀,一刻都不曾停止!”

青辰闻之微笑道:“爹娘每日昼伏夜出辛勤劳作这么多年养育儿子,儿子想替你们分忧,可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看着父母一天天老去心里很不是滋味!”

王秀竹闻之满眼慈爱的望着儿子道:“孩子你长大了,能够懂得体恤父母的不易,我和你爹真的很欣慰,不要求你干什么,只希望你能平安、开心、快乐,这是我们做父母的对你最大的期望了!”

青吉闻悠悠的道:“儿子,我问你几个问题”

青辰眼精光一闪道:“爹要问什么?”

青吉问看了一眼王秀竹后深沉的道:“何谓仁?”

青辰闻之道:“对万物要有慈悲测隐之心,对所有人无二、无分别、无差别对待”

青吉文又道:“何谓义”?

青辰道:“对善人善事给予认可、奖励,以助其更势,对恶人、恶事情给予惩罚,以止其中势”

青吉文闻之道:“何谓礼?”

青辰略加思索后道:“人伦之秩序,白天昼夜需遵守而不曾停止,有晚辈对长辈之礼、长辈对晚辈之礼、丈夫对妻子之礼、妻子对丈夫之礼、有父亲对儿子之礼、儿子对父亲之礼、有娘亲对儿子之礼,有儿子对娘亲之礼、有兄弟礼、兄妹之礼、兄姐之礼,师生之礼、君臣之礼……等”

青吉文微微点头道:“何谓信”?

青辰闻之道:“对人对物,言必行,行必果”

青吉文道:“何谓智”?

青辰问道:“能知万事万物之真谓之智”

青吉文道:“何谓勇”?

青辰道:“一往无前而无所惧者谓之勇”

青吉文道:“何谓孝?”

青辰闻之道:“不忤逆君主、不违背父母意愿、不违背以下犯上”

青吉文道:“何谓法”

青辰道:“抑制或者预防人为恶的文化”

青吉文道:“何谓兵”?

青辰道:“以战止战,指导人们行军打仗的文化”

青吉文沉默了半晌悠悠的道:“我儿能够明白这些东西为父非常欣慰,这九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

青辰缓缓道:“孩子记住了,爹放心”

“为父本是一介平民,一辈子庸庸碌碌,但是活到这个岁数我明白一个人要在这个天下中立足就必须要懂得这些道理,不然人是无法立足的,你虽然还小,但是及早明白这些道理对你的人生无疑是有巨大的好处,这些道理不但要心里明白,还要去亲自去做到,如此才能知行合一而臻于完美,如今你已经明白这些道理,日后只要肯去一点点用在人生当中自然没有什么大问题。”青吉文悠悠的说道,随之长舒一口气,面色显示出一缕惆怅。

青辰望着父亲道:“爹,孩儿以后会牢牢记住这些东西的”。

青吉文长叹一声道:“只是这个天下并不是像这些我们所说的道理一样清楚,因为有人仁自然就有人不仁,有人义自然就有人不义、有人有礼就自然有人无礼,有人守信,自然就有人不守信,有人智慧自然就有人愚蠢、有人勇敢自然就有人懦弱、有人孝就有人不孝、有人忠自然就有人奸、有人守法自然就有人犯法、有人兴兵自然就有人止兵、有人善就有人恶,有人实就有人虚,所以你要能够分清好坏、对错、是非、善恶、曲直、忠奸,要明白这个天下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做人做事一定要分清立场对错是非好坏,不能没有大是大非的观念”。说罢脸上疲惫之色更重了。

青辰微微道:“请爹保重身体,不要太过操劳”!

青吉文缓缓道:“爹一生就明白这些道理,所以在村里能够跟大家和睦相处到至今,其他大的道理爹也不懂,至于那个所谓的道,爹也不明白,但是我觉得它就是在告诉人们就是道路,让我们不要走错路的意思,至于究竟是什么只能你自己去找答案了,就是不清楚你现在对道领悟到了多少?”

青辰闻之重重点头缓缓道:“爹所说的教诲孩子铭记在心,一定以后按照这些标准去要求自己做人做事,至于爹说的道,孩子认为爹说的对,就是道路,也就是在告诉我们要走正确的道路而不能够走邪门歪道,至于村里萨满李师傅、还有道士赵师傅他们所说的道太过不可思议,毕竟这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怎么能够是真的呢?孩子认为这就是歪门邪道,蛊惑人心的东西,危害人心的东西,所以孩子坚决不会去接触这些东西,因为古人云不语怪力乱神之说,这不是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吗?所以请父亲放心孩子一定会按照仁义礼智信忠孝勇法兵这些为为人处事的标准,不会去追求虚无缥缈的事情”。

青吉文缓缓道:“道在古代典籍中被捧的非常高,但是从古至今人们又哪里见过它、也没有人能真真说的清,没人说的清的东西就是虚无缥缈而蛊惑人心的东西,所以信不得、学不得,虽然村里有道士能够驱邪、也有萨满师能够预测未来,但是这完全没有任何根据,因为不能够让人彻底信服,所以古往今来的君王们就一直抵制这些东西,老百姓们也反感这些东西,但是有时候又不得不相信,但是也不能全信,因为就像先人们所说的信则有,不信则无,切不可沉迷其中,不然小则妖言惑众,大则毁其一生,切记”!

青辰闻道:“爹说的极是,孩子不碰它们就是了,只是今日爹今日为何要跟孩儿说这么多,难道是要让孩子去远方求学吗?”

青吉文微笑着望了一眼王秀竹道:“你儿子真是聪慧过人,这就已经知道了我的意思”。

青吉文道“我跟你娘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让你去远方求学,因为村里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其他村里的孩子们到了这个年龄阶段,男孩开始跟父亲学习耕地、打柴、放牛羊牧马,女孩开始跟母亲学习纺织,但是你跟其他孩子不一样,我跟你母亲也不是迂腐之人,因为每个孩子都不需要走一模一样的路。”

“看到你爱学,所以打算让你去中原人杰地灵处继续求学,一来可以让你自己有个喜欢的事情追求、二来以后也有希望走出这与世隔绝的大山,为人父母都希望儿女成才,但是也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顺着孩子的热爱的方面来培养他,这样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听说那中原之地,品物丰盛、高阁亭堂无数、学服林立、又有名士无数,如今君王是一位文治武功的小贤明者,爱才而中原文风兴盛,所以你去求学后试着去看看能否混个名堂,不论以后你是农夫、商贾、官员都看你自己了,但是不能成为道士或者萨满之类的,因为这类人在天下不被世俗认可理解,切记”!

青辰闻之悠悠道:“孩子舍不得爹和娘,愿意一辈子守护在你们身边左右不离,为父母养老送终,未沾孝父母而报恩,孩子不去,愿意在这里大山中陪着爹娘,爹娘在哪里孩儿就在哪里!”

青吉文闻之深呼一口气闭眼不语。

而娘亲王秀竹满脸慈祥的道:“孩子,不是爹娘狠心要赶你走,实在是你已经长大了,爹娘不能陪你走一辈子,因为你终究是要独立去经历和面对这些事情,不然你永远长不大”。

随之王秀竹略带幽怨道:“你爹说的对,要想走出大必须要去中原求学,这是你唯一的机会,待在这大山里面只是管中窥豹,坐井观天而已,不走出去哪里知道天下之大,不走出去一辈子只能像爹娘一样做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爹娘希望你能够有所作为,即便最终你一无所获爹娘也会让你自己去亲自经历自己该经历的人生阶段,这是你一定要去面对的事情,因为爹娘最终会逝去,而你还年轻,这就是爹娘的初衷和期盼所在,你要明白!”

青辰闻之后低头沉默半晌,再抬头眼里已是热泪滚滚而出,青吉文依旧在叹气不语,王秀竹说到此处已是泪眼婆娑泣不成声而掩面痛哭,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看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哪里都是如此。

青辰久久沉默之后缓缓道:“孩子听从父母的教诲,学有所成,不然誓不还乡”!

青吉文和王秀竹望着孩子慢慢的露出了微笑。

青吉文道:“辰儿,既如此,明早你就动身吧,随赵道士一同上路,他的驱邪的本事就是在中原西州一个叫五仙观的道观里面学的,正好明天他也要去中原西州去五仙观修道,我已经跟他说好了,明早你们就一起出发吧,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这样我跟你娘也放心,我跟你娘这么多年来省吃俭用也积攒了不少银两,留下就是为了给你当作盘缠路费,我们在这大山中留着也无用,你就全部带着去吧,你娘为你收拾不了不少衣物,你们再整理一下,明早辰时赵道士会来,到时候一起走罢”。

说完走了不回就走了出去,王秀竹见之微笑道:“儿子,你爹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了,如今你要去远方求学,娘亲为你收拾行装吧!”,青辰神色复杂漠然道:“是,娘亲”,屋外清风阵阵,一轮明月静静地照着万物,夜色越来越浓……。

青辰无心睡眠就一个人悄悄穿了衣服走出门外,坐在庭院中的木躺椅子上,然后静静的望着夜空。

只见漫天星斗如梦似幻,明天就要离开双亲了去繁华之地求学了,自己会经历什么?又会遇到什么呢?未来自己的人生到底会走向何方呢?自己若是不求学有所成又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双亲?这些复杂的疑问萦绕在他心头。

他就这样想了很久很久,微风吹过思绪逐渐迷离,就这样沉沉的睡了过去。

突然一声鸡叫吵醒了他,他睁开双眼发现自己居然就这样在庭院躺椅上睡了一夜,手脚已经发麻,脖子酸疼。

东方逐渐发白,旭日开始东升,这个时候家门打开父母走了出来。

母亲看见他在躺椅上的样子笑着说道:“儿子,你怎么在外面躺着睡了一夜,不冷吗?没有着凉吧?你这个孩子,真是让人担心,我跟你爹早上起来发现你不在房间,还以为你害怕而离家出走了,想不到你在庭院中睡了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