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不同的模式(1 / 2)天风启示录首页

林庸捋了一下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决定先从培植只听令于自己的心腹手下开始,不过从现在到年关满打满算总共不过五个月的时间,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给林庸做准备了。更何况以林庸目前的手中所能掌控的力量来看,好吧,林庸盘算了一下,现在除了能获得林天雄的财力支持外,再没有其他的力量了。

林庸想了一下,想从附近贫苦人家中选一百个左右年龄和林庸相仿的少年,后来发现天雄城压根没有这个条件,天雄城原本人口就不多,加上林天雄几十年的经营和商路贸易的繁盛,平常百姓混个温饱基本没什么问题。加上天雄城位置偏远,土地也不利于耕种,过于压榨老百姓只会逼的老百姓四散而逃,天雄城能维持运转,上靠林天雄和乌兰卓玛的家族实力保证不受上层势力掣肘,下靠全城百姓为商路通畅出力。

天雄城的属性和神木帝国的其他城市属性并不相同,或者说与绝大多数的城池发展模式都不同。神木帝国大部分城市走的“以地为家,哪里有地,能种粮食,人们就在哪里扎根”的路子。这种模式也是大多数城池猥琐发育的最普遍的模式。

然而这种模式并不包括厚土帝国,厚土帝国的自然禀赋并不具备这种“我要偷偷地种地,然后惊艳所有人”的发展模式,人家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信奉的是“家里没粮,手里有刀,那既然锄头刨地没指望,那就只能刀头舔血了。”

对于农耕帝国来说,纵观历史,无数的农耕帝国开国之初,制定的的国策都有类似这样一条基本国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是伟大的帝国统治者心地善良,见不得百姓受苦吗,那些人都是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百姓的疾苦压根就不是他们第一时间考虑的东西。

他们内心真正在乎的是帝国的稳定财源,帝国的强大军力,是自己的千秋功业,是威加海内,四夷宾服的赫赫军威。一个强大的帝国,不一定拥有安居乐业的百姓,但一定拥有稳定供血的百姓。

正是这些个在田里辛勤劳作的普通百姓,才能驱动这个庞大的帝国战争机器正常的运转。而这个战争机器消耗的燃料,都是来自百姓的赋税,百姓的劳役,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百姓脚下的这片土地。

而对于游牧帝国来说,游牧帝国在崛起之初,就会遭到其他农耕帝国的敌视和打压,因为不趁着他还弱小的时候将其扼杀,一旦游牧民族成了气候,你家辛辛苦苦种的粮食,一转眼就成人家的了,毕竟人家抢劫那可是专业的。

但是天雄城的出现似乎完全不同于这两种帝国的发育模式。他的财富来源一不靠老百姓种地,二不靠老百姓抢劫,他靠的是是在种地的和抢劫的中间干倒爷,互通有无,和谐共处。

但是这种模式在京都的那些权贵势力眼中是相当大逆不道的,因为在这种模式之下,赚多赚少全是林天雄说了算,合着老子前期又拨款又修路的,到了挣钱的时候了,想把老子踹了,不行,绝对不行!

可是林天雄也不是善茬,心想我只是追求自己爱的人,为了打消你们这群王八蛋的忌惮,我家老爷子放弃了兵权,老子在天雄城这鸟不拉屎的破地方喝风喝了五十年,扎根基层,造福乡里,埋头苦干,共创小康,一看来钱了,得了红眼病受不了了,你早干嘛去了,敢伸手爪子都给你剁了!

天雄城的这种模式根本就没法供养太多的百姓,人口数量受贸易规模的限制,百姓没有地种,也没有牵绊,能留下来的除了祖辈就生活在这里的人,其他的就是一些流民了,管理起来相当棘手,自然没有那么多家世清白的适龄少年给林庸培植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