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张承业竭尽所能地为李存勖与后梁的战斗提供帮助。
他长期留守晋阳筹措钱粮。
使比后梁地盘小、人力资源不足的晋地撑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围剿。
并且逐步扭转了被动的军事局面。
在李存勖为李克用守孝期间,梁军趁乱攻击晋地的门户潞州。
双方在潞州城下僵持多日,过于讲究孝道的李存勖想安排手下将领前去救援,自己继续守孝。
关键时刻,张承业激励李存勖:击败梁军就是对先王最大的孝顺,一旦潞州有失,晋地危矣。
于是乎,李存勖亲自率领大军救援潞州。
并最终打败了梁军,使得晋军的局势转危为安。
由此,李存勖对张承业也更加信任。
可是,不管李存勖与张承业之间的关系如何和谐。
从根本上讲,他们的终极目标毕竟不一致。
李存勖想成就的,是自己的一番帝王伟业。
而张承业,则是想恢复大唐江山。
李存勖重用张承业,是因为他忠诚可靠、能力又强;
张承业辅佐李存勖,则是因为只有李存勖能够打败强大的后梁政权,替大唐王朝报仇雪恨。
这一根本矛盾,越到后来,越鲜明。
随着晋军与梁军战略形势的扭转,李存勖称帝的野心越来越大。
而怀着一颗对大唐王朝忠贞不二之心的张承业,也渐渐地忧虑起来。
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李存勖正式宣布“承制”。
也就是“假借皇帝的名义而便宜行事”,正式迈出了称帝的第一步。
由于很多张承业提拔的下属都已经做到了尚书、侍郎的高位。
同时也为了答谢张承业这么多年来辛苦辅佐的功劳。
李存勖准备拜张承业为开府仪同三司、左卫上将军的高官,同时晋爵燕国公。
可没想到,已经古稀之年的张承业,竟谢绝了李存勖的美意,依旧坚持自己在唐朝时期的官职——河东监军使。
对于张承业而言,这个职务可能不够显赫,也不太合时宜。
但是这毕竟是大唐王朝授予他的最后一个职位。
对一位老人而言,意义自然非比寻常。
公元921年,也就是张承业念念不忘的大唐天佑十八年。
李存勖经不住部将们的屡屡劝进,最终决定称帝,建立他自己的“大唐王朝”,史称后唐。
李存勖建立的“后唐”已不再是张承业魂牵梦绕的大唐帝国了
此时,已经75岁高龄又卧病在床的张承业。
不顾老病,安排家人把他从晋阳城抬到了魏州前线,当面对李存勖做最后一次劝谏。
《新五代史》详细地记载了张承业最后的悲凉一幕。
张承业劝道:“大王父子与梁血战三十年,本欲雪家国之雠,而复唐之社稷。今元凶未灭,而遽以尊名自居,非王父子之初心,且失天下望,不可。”
意思就是您打着匡复李唐江山的名义却自立为王,可谓令天下人失望了。
而李存勖却狡猾地回答:“此诸将之所欲也。”
李存勖明明自己想当皇帝,却说是别人的欲望。
随后,张承业近乎哀求地对李存勖说:
“他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功成身退之后,走到洛阳城门的时候。”
“能有人说,看哪!这個老太监是咱们大唐派往河东的监军。”
而这一切劝说的结果,依旧无法挽回李存勖称帝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