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李世民:连武器盔甲都不合格,如何能赢?(第四更)(1 / 2)剧透历史:从大明朱元璋崩溃开始首页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二月,兵科给事中刘斌更提到:“近数十年典兵官员既私役正军,又私役余丁。甚至计取月钱,粮不全支。是致军士救饥寒之暇,尚何操习训练之务哉?”

对此,朱祁镇除了一味强调加强卫所管理、清出逃亡军士外,并无治本之策。

卫所旗军不仅严重缺额,而且在伍旗军之精壮者又多被军官占役。

既荒废了操练,又荒废了军屯。

尽管朱祁镇再三禁止私役军士,可各级军官私役军士却依然如故。

军器装备的质量也明显降低。

正统四年(1439年),工部奏称上年军器局打造盔甲军器六万四千多件。

皆发给神机营及总兵官任礼所辖卫所,将士反映这些武器压根不堪用,意思就是武器盔甲压根不合格。

同年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李果奏称,由于管理不善及官吏贪污克扣,使“兵无实用,民遭横毒”。

总之,正统年间,武备废弛,明军战斗力已大不如前。

.....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废了,废了,老朱连连摇头。

军户逃亡越发严重,这个咱老朱先不说。

连合格的武器盔甲都没有,打个鸡毛的仗,靠嘴说服敌人吗?

.....

大唐,唐太宗李世民时空。

“打仗,所依者,重在兵精甲利。”

“大明这番模样,我倒是想看看所谓的大名战神如何赢。”

......

除此之外,流民问题也在正统年间恶化。

朱祁镇即位之初,户部公布天下户口9702495户,田地4270172顷。

相比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数字,户口减少三十六万,田地更减少了将近一半。

朱祁镇并未对这一现象足够重视。

反而对宗室、勋戚、宦官兼并土地的现象予以姑息。

权贵兼并土地,地主飞诡为奸。

平民百姓赋役负担越来越重,导致越来越多的自耕农破产。

加上正统年间频繁爆发的水、旱、蝗等自然灾害。

流民问题由此产生。

总之,正统年间,明朝不仅内有宦官专权,社会也面临危机局面。

.......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老朱现在终于明白了。

之前,光幕为什么说老四朱棣那一朝的在册土地人口是最高的。

原来,宗室、勋戚、宦官、文官、豪强不断的兼并大明土地人口。

这样的话,表现在大明册上的话,土地和人口肯定是减少的。

因为册上的土地和人口,是要交税的。

所以,要侵吞土地人口,就得想尽一切办法,从册上勾去。

难怪了,之前自己还为光幕所说的感到奇怪。

按理说,咱老朱是开国之君。

因为建国之初,战乱刚刚平息,大量人口因战争死亡。

所以,这个时候的人口是应该是最低的。

随着休养生息,等到自己的子孙在位的时候,人口会慢慢往上涨。

没想到,除了老四朱棣还能勉强压得住土地人口兼并,其他的大明皇帝都不行了。

所以,才会出现之前光幕所说的“永乐朝在册土地人口最高”的奇葩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