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汉武帝:区区倭国,朱棣你何不发兵?(1 / 2)剧透历史:从大明朱元璋崩溃开始首页

西汉,洪武帝刘彻时空。

看到光幕上朱棣七下西洋,搞到汉武帝刘彻也心痒痒了。

刘彻摸着自己的胡须,内心在想,自己要不要也搞一个远航船队。

咳咳,我大汉要跟远方的国家“友好和平交流”一番。

派汉军、咳咳,说错了,派汉使去友好交流一番。

......

【朱棣继位后,对于朝鲜的外交政策基本维持不变。】

【建文四年(1402年)9月,朱棣派俞士吉去通知朝鲜王李芳远他登基之事。】

【11月,国王派使者请求新的印玺和敕封;】

【永乐元年(1403年),李芳远又派一个使团,要求取得医治其父疾病的药材。】

【它们标志着定期互派使节的开始。】

【朝鲜人进贡土产品,如人参、漆器、豹和海豹皮;】

【但在宣德四年(1429年)之前,最重的负担是年贡150两黄金和700两白银。】

【作为回报,皇帝赐给朝鲜王及其使者丰厚的礼物——丝绸、精美的衣服、药材、书籍和乐器;】

【他还授予朝鲜王及其世子以荣誉的称号。】

.......

西汉,汉武帝刘彻时空。

“朝鲜王李芳远?”

朝鲜这个字眼,让老年汉武帝想起来卫满朝鲜,

老年汉武帝一脸懵,难道这朝鲜后来又复国了?

自己明明已经灭掉了卫满朝鲜,把卫满朝鲜的国土分为四郡。

分别为: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合称为“汉四郡”。

怎么,后人又把这些得到的土地,又丢了?

后人着实没啥用啊,扩土没见扩多少,丢的倒是挺爽快的。

汉武帝挺不爽的,这朝鲜总归不难打,朱棣怕啥,干他啊,怕个屁。

毕竟,汉武帝感觉之前打卫满朝鲜,就挺容易的。

就算后世有了变化,朝鲜总归不会强到哪里去吧?

.......

大唐,唐太宗李世民时空。

看着光幕上“朝鲜”的这两个字眼,李世民想起了高句丽。

作为一名熟读史书的君主,李世民当然知道,高句丽的核心之地,就是以前西汉时的卫满朝鲜。

前朝隋朝时,隋炀帝多次征发大军讨伐高句丽,没想到丧师辱国。

隋炀帝多次失败,而且丢弃了天量的武器、盔甲、粮食给高句丽人。

大量的隋军死在高句丽,活着回来的人寥寥无几。

就是活着的隋军,都被高句丽人抓为奴隶了。

李世民对此,记得非常清晰。

因为,对于取代隋朝建立的大唐来说,如果能灭了高句丽,这将是极大的政治功绩。

高句丽是迟早要打的,绝对不能放任它继续变强。

.......

【较朱元璋时期,朱棣对于日本的外交政策有了改变。】

【从洪武十六年(1383年)以后,明廷的海防力量有所加强】

【倭寇骚扰较洪武前期有所收敛。】

【明成祖认为,消极防御只能减少倭患,却不能杜绝倭患。】

【应当恢复中日邦交关系,开展两国贸易,通过贸易使日本获取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