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大明战神李景隆(1 / 2)剧透历史:从大明朱元璋崩溃开始首页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光幕上面提到,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入张掖门,但后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

“他娘的,这李景隆莫非真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吗?”

“这种低级错误也能犯?”

老朱实在无法理解,友军都攻进去了,却因为主帅调度后续进攻部队不及时,而攻城最终失败这件事。

这么简单的事情,军功都喂到口里了啊?

老朱往这个光幕看来看去,有一件算一件,硬是找不到李景隆做对任何一件事情。

他娘的,咱错了,战国的赵括比李景隆强多了。

老朱真没想到,往日自己颇为看好的李景隆,种种行为看起来怎么像是大明的赵括啊?

难道咱真的老了?真的看走眼了?

当初,因为重病的,老死的,被自己杀死的,所以富有战场经验的老将凋零。

因此,咱老朱打算培养一些新生代的年轻将领,给自己的皇太孙朱允炆用的。

咱老朱可是留给孙子一个保嫡集团的,如:瞿能、平安、盛庸、卜万、庄德、铁铉、徐辉祖、李坚、梅殷、吴高、何福、周兴、刘真、张文杰、房宽、宋晟、钱忠,卢震军、景诚、朱胜、徐祥、陈用、陈亨、周鹗、关忠、王才、耿成、陈玉等人。

相比老四集团中的燕府将领,自己孙子麾下可谓将军云集。

当然,咱老朱也知道,相较元功宿将,这些将领虽然有较高的军事素养,但在军中资历稍低且不能服众。

但应该有人可以用才对啊,这是怎么一回事?

朱元璋现在压根不知道,这些将领建文要么弃之不用,要么势穷降燕,少数坚定保嫡且战功卓著者也因统帅失律而战死。在靖难过程中随着南京方面将领的不断投降,燕方将领越打越多。

.......

西汉,汉景帝刘启时空。

汉景帝刘启看明朝的八卦乐子,都把自己逗笑了。

他觉得这个新换上来的李景隆,怎么感觉一点都不靠谱。

要是这样,还不如用那个老将耿炳文呢。

汉景帝刘启觉得,老将耿炳文还稳重得多呢。

至少能够在战争走向失利时,老将耿炳文还能果断坚守减少朝廷的兵力损失呢?

那李景隆带了第二次平叛大军,足足有五十万之多呢?。

却连支援已经攻进城的部队,都做不到?

最后,害得攻进去的部队,孤立无援被敌方歼灭击退。

想不明白,汉景帝刘启真的想不明白。

......

【建文元年(1399年)九月初一,江阴侯吴高率辽东兵攻打永平郡。】

【所以,朱棣趁李景隆踌躇不决之际,九月十九日前往救援。】

【九月二十五日,朱棣击败吴高,并决定趁势偷袭十七弟宁王朱权的藩地大宁(今内蒙古宁城);】

【另一方面利而诱之,将南军引至“空城”北平下。】

【九月二十八日,朱棣率众出师。传信给燕世子朱高炽,令其坚守北平城。】

【十月初六日,燕军经小路到达大宁城下。】

【朱棣单骑入城(一说击败守将房宽后入城),见宁王朱权,哭诉自己无路可走,向朱权求救,希望能向朝廷上书,谢罪免死。】

【朱权相信并收留了他,在居大宁期间,朱棣令手下吏士入城结交并贿赂大宁的军官等。】